“谈不上多高尚,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做好分内事,这是身为医生的基本职业操守。”
2月28日上午9时许,记者接通武瑞芳的电话时,她刚走出隔离病区。
1个小时前,武瑞芳结束了当天的工作(凌晨2点到8点)。脱下防护服,她湿透的全身没有一处是热乎的。躺在椅子上休息了好一会儿,她搓着冰凉的双手向着病区外走。
武瑞芳是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从2月20日凌晨进入晋中市传染病医院隔离病区至今,繁忙成为工作常态。
梳理病历、了解病情变化、给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听到被人称作抗疫勇士,武瑞芳笑着说:“没那么伟大,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平凡的工作。”
太谷区输入性疫情发生后,作为定点治疗医院,晋中市传染病医院紧急部署,并启动隔离病区。从全市各医疗机构召集首批医护人员进驻,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实施救治。武瑞芳就是其中之一。
每天,武瑞芳和团队成员“全副武装”,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隔离衣,戴上护目镜、双层手套等,进入病区了解病人情况;查完房、卸下装备,回到工作区的她顾不上休息,抓紧和大家商量下一步治疗方案。
“这次的患者特殊”,武瑞芳说,有的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在进行新冠肺炎治疗的同时,还要兼顾这些基础病的稳定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病人的情绪很重要”,武瑞芳说,“尤其是糖尿病人,情绪波动大血糖就会升高,直接影响治疗。”为了引导患者稳定情绪、配合治疗,武瑞芳不厌其烦地摆事实、讲道理,一遍又一遍进行心理疏导,给予患者全方位的关怀。
感染风险高、工作压力大,是隔离病区医护人员面临的考验。“四班倒,每个班6个小时。穿着防护服工作,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很考验人的体力和耐力。”武瑞芳说,每次结束工作都精疲力竭,感觉耗尽了所有的力量。
当晚8时许,记者再次联系武瑞芳时,她说:“躺了一天,终于缓过来了。很庆幸,我的睡眠质量还行。”每次结束工作,武瑞芳都逼着自己好好睡觉,为下一次“战斗”积蓄体能。武瑞芳始终提醒自己: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倒下。
1992年入党、1995年参加工作,今年50岁的武瑞芳已在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工作27年。无论是当年的非典,还是如今的新冠肺炎,她始终坚守救治一线。她说:“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对得起它。服从命令听指挥,尽好医生的职责。”
“尽职尽责,做好分内事。”武瑞芳说出了晋中市传染病医院隔离病区所有医务人员的心声。正是他们的“平凡”,铸就了大爱无疆、守护生命的“不凡”。(张莉芬)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