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治 > 正文

简案快速办 繁案精细审

时间:2022-01-27 12:14:58    来源:山西日报    

运城市中院“分调裁审”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

简案快速办 繁案精细审

 

  2021年以来,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审判工作为中心,积极探索构建“繁简分流、裁调并行”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规则创新,释放程序效能,激发制度活力,凝心聚力,提质增效,进一步实现简案快办、繁案精审的目标。目前,该院已在全省中级人民法院中率先建立起较为成熟完善的“分调裁审”机制,质效指标挺进全省“第一方阵”。

繁简分流 分流有序——
案件从源头上“减量增效”

  2021年5月2日,运城中院线上诉讼平台收到上海某光学科技公司起诉王某经营的眼镜店侵犯其公司商标专用权的起诉材料。立案庭工作人员审查案件材料后,认为案情并不复杂,征得当事人同意,分流到调解团队进行诉前调解。于是,远在上海的原告不用前往运城市,通过线上调解平台以视频方式与调解员及被告进行了沟通。调解员耐心讲解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利弊和法律后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被告王某当场用手机转账的方式支付了赔偿款,原告也随即申请撤回起诉材料。这起跨省案件从原告递交起诉材料,到调解成功、履行协议、结案,只用不到3天时间就案结事了,并且不用缴纳诉讼费。
  “繁简分流、快慢分道,让简案快办、繁案精审是我们进行改革的初衷。”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斌表示,想要挖掘现有人员的潜能,就得优化资源配置,在分案、配人上动脑筋。配置审判经验丰富、作风雷厉风行、抗压能力强的“全科型法官”担任速裁法官,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笃行致远、精审繁案。只有这样,才能让案件各“归”其道,让调解、速裁、审判、执行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杨晓英介绍,在案件分流的具体实践中,对于一些案情较为简单、事实证据明晰、双方当事人矛盾不突出的案件首先考虑调解,调解不成的如机动车交通事故、合同、民间借贷等纠纷案件,会分流至速裁团队进行快速审理;其他类型案件由普通民事团队进行细审精判。据统计,运城中院2021年一审收案数量比2020年下降20%,并且全年案件有40%的民事案件被快速“消化”在诉前和速裁,全院所有案件的平均结案时长也从2019年的75天,减少到现在的47天。

非诉在前 诉讼断后——
全程调解“调”出和谐

  程某与常某离婚近四年,因各种纠纷双方先后进行了6次诉讼,家庭积怨颇深,一对儿女深受其害。去年,二人因为经济纠纷再次来到法院,为避免当事人因对簿公堂、彼此指责造成矛盾更加激化,立案庭安排特邀调解员先行调解。在调解员的帮助下,二人破镜重圆。
  如果说有序分流是向内挖潜,实现法院办案效率的整体提速,那矛盾纠纷的调解元素,就是法院向外借力,内外协作化解矛盾的另一个“法宝”。近年来,运城中院在“调”上狠下功夫,通过更加多样、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的调解方式,与诉讼相结合,依托人民调解平台,将解纷端口前移。“我们率先在全省中级人民法院中建立机制完善的调解团队,同时邀请‘晓霞调解工作室’和其他4名不同行业的调解员入驻,在遵循自愿合法原则的基础上,将适宜调解的案件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喜欢的方式解决。”赵斌表示,该调解团队成立以来,共接受委派调解各类案件992件,调解成功576件,当场履行139件,平均调解时间为9天。
  今年50多岁的胡运伟是运城中院聘请的特邀调解员之一,也是农村宅基地纠纷、民间借贷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领域的调解能手。“接到调解任务后,我先研究案情寻找突破点,然后和各个当事人单方联系,看他们的态度和纠纷结点,然后各个做工作,调解差不多了再见面。”通过这个“秘诀”,入驻调解团队一年来,胡运伟调解成功的案件超过100件。
  不仅如此,运城中院“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坚持多元共治,与运城市妇联、市司法局、保险协会、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建立优势互补、协作配合的纠纷解决互动机制,为群众提供了更丰富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渠道。
  将调解贯穿诉讼的全过程是运城中院审判案件的一大亮点。对于很多当事人来说,立案前他们最先接触的很有可能就是该院的调解团队,调解不成进入诉讼程序,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特邀调解员依规还将参与知识产权纠纷的一审诉前调解和婚姻家事、劳动争议、交通事故、民间借贷、相邻关系等案件的二审审前调解。

裁断有速 裁调对接——
让“速度”与“温度”并行

  记者了解到,1月5日这天速裁团队的两位法官共安排审理14个案件,到中午12时左右,所有案件已经全部审结,其中3件当场调解,7件当庭宣判。“之前公司上诉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类案件需两个多月审结,自从实行速裁审判机制后,现在只需要两周左右就可以拿到判决书。”一位保险公司诉讼代理人说。
  司法利民,要点在推进正义提速。搭建速裁平台,方能进一步有效破解“案多人少”矛盾,减轻群众诉累。为此,运城中院建章立制,对速裁团队的建立、速裁审判的原则、案件的适用范围及审判流程进行了规范。在全院员额法官中选调2名资深法官将分流出的简案按照速裁程序审理;在当事人同意且确保依法保障其权利的情形下,对权利义务告知、庭审程序、文书制作等流程进行简化或前置,并对案件进行分类,制作了“模块式”文书模板,大幅提升了办案效率,规范了简单类案的审理。
  “裁”与“调”的无缝对接是运城中院审理案件的一大创新。经过探索,2021年8月,运城中院将速裁团队与调解团队相结合,组成“法官+法官助理+调解员+书记员”的速裁调解团队,将调解的情感优势与司法审判的权威优势相结合,将调解员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与法官专业的法律知识相结合,实现了“调”与“裁”的无缝对接,让“速度”与“温度”并行。并且,速裁调解中心的两个速裁法庭与特邀调解员的调解室相距不过几步远。对于调解不成的纠纷,经当事人申请可立即转至速裁程序,当场开庭,当庭宣判;进入速裁程序,如果当事人又愿意进行调解,案件马上可以转换为调解模式,让程序不空转,矛盾不出门,做到一站式解决纠纷。
  据统计,速裁调解团队2021年共审结民事案件1425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平均结案时长14.1天,当庭宣判率达到41.5%,且没有出现再审立案的情形,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实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结合。

闫书敏 张君蓉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