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等方面,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动力。高等学校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融合,不断推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用好政策和调研推进思政工作队伍的建设改革创新。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意见》指出,“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山西大同大学党委牵头,教师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部、宣传部和组织部等部门协同合作,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学校重点研究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高质量建设问题;对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开展集中培训和常态化培训方式相结合,每周五全体思想政治教师参加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组织的“周末理论大讲堂”,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名师大家讲党史”培训、打造思想政治金课培训等。在保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工作积极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山西大同大学以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结合《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以师德为先、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原则,将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考核作为考评教师的首要关口,对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的职称单独列出评定,创新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单位评价三方面机制,以评促建,在全校营造了崇尚师德师风的良好风气。思想政治工作是说服人的工作,只有知识丰富才能吸引人、思想深邃才能说服人。为提升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素质,山西大同大学开展“讲学研”的多样化培训,邀请校外国内知名辅导员专家讲学,突出校内新老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素质拓展和成长聚焦等方式,强化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工作能力,增强自身职业认同感,促进了专业化、职业化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了以高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为核心,以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和高水平行政管理干部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用“五育并举”推进校园文化的守正创新。山西大同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一院一品校园文化项目”来培育和建设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精品。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工程”,“文学院的新时代大学生人文教育实践”,“音乐学院的云冈乐舞文化传承创新”,“体育学院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创新”,“物电学院的智能机器人科普服务”的德智体美教育为抓手,以校团委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劳动教育抓手,引领广大学生深入基层宣讲、为社区和村民提供爱心医疗志愿服务,乡村教育志愿实践活动、青春兴晋实践活动等开展,充分发挥多姿多彩的高校校园文化在“五育并举”中浸润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作用。
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推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体化,就是要围绕大学生的发展和需要,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发展和就业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和教师充分有效利用各种校内外资源,让思想政治工作走进大学生的心中。为满足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发展需求,针对大一学生的入学教育,山西大同大学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三方面,充分帮助大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积极推动心理健康辅导服务实现“三进活动”,进学院,进班级,进宿舍。这种心理健康服务的主动性,获得大学生们的肯定,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充分的人文交流中形成共同的心理感应,及时帮助大学生梳理和解决思想问题、实际问题和心理问题。
用正能量和大数据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青年大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在哪里。《意见》明确指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让互联网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山西大同大学运用官媒和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栏目,不仅及时宣传党中央最新的政策理论学习、“四史”学习教育和各种会议精神,而且还积极调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展中国精神的党史微课堂短视频活动,在全校师生中掀起学习“四史”的浓烈氛围。组织大学生参与“四史”学习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制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领头雁作用,在线上线下开展“四个一百学‘四史’”活动,寻访100名身边党员的故事,百人诵读“四史”经典书籍,与党史中的百名人物对话活动,青年讲百场党史课。充分从党史中的英雄主题、新中国史中的复兴主题、改革开放史中的创新主题、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信念主题中汲取力量,激发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认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用正面声音占领阵地,而且要善于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舆情做出及时的分析和研判,提升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引导大学生理性上网、文明上网和依法上网。为此,山西大同大学与省委网信办共建网络人才培养基地,推动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营造晴朗网络空间,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工作上新台阶,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作者:山西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侯雁伶)
上一篇:建设山西“智创谷”强化人才“驱动力”
下一篇:“全科网格”助力基层治理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