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治 > 正文

服务高质量发展 迈进全国第一方阵 ——我省检察机关五年工作综述

时间:2023-01-08 10:33:41    来源:山西日报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春华秋实。

五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能动履职,在坚守底线勇攀高线中争先创优,山西检察工作实现了整体迈进全国第一方阵。

五年来,全省50余个案例被最高检评为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10件案(事)例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接近200项工作经验被最高检转发推广,310个集体和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2022年,全省五分之四的核心业务指标进入全国前二十位,其中超过半数的指标进入全国前十。

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五年来,我省检察机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省检察院对涉国家安全案件、暴力恐怖案件逐一把关,坚决守好首都“护城河”。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共批捕9.7万人,起诉17万余人。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始终坚持“不放过、不凑数”,依法起诉1万余人,移送“保护伞”线索1200余条,提出综合治理检察建议1000余份,省检察院连续三年被全国扫黑除恶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单位。坚持在法治轨道内保障疫情防控,及时出台检察环节涉疫办案规范,起诉诈骗等涉疫犯罪200余人,依法不捕不诉40人。

服务保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出台服务保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检察意见,设立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检察院,不断拉近服务距离。积极投身“三大攻坚战”,起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洗钱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2500余人,追回2.7亿元;主动融入“两山五湖七河一流域”生态治理,依法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2400余人,通过公益诉讼办案督促修复各种土地2.6万亩;将司法救助融入脱贫攻坚,帮助8000余名困难群众渡过眼前难关。设立知识产权示范基地,成立专门检察办公室,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800余人。加大对市场主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全面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依法对30余家企业、80余人作出不起诉决定。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四个最严”要求,起诉危害食药安全犯罪1900人,办理食药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000余件,督促整治校园周边“五毛食品”店、网络外卖“黑作坊”等上万个。开展“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起诉200余人,挽回损失2900余万元。连续5年在年终岁尾为弱势群体开展讨薪专项行动,办理支持起诉案件6000余件,帮助追回欠薪7000余万元。改造升级12309智慧检务诉讼监督服务中心,打造“最多跑一次”检察便民服务平台,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机制,收到的8万余件群众信访均在7日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3个月办理情况答复率超过99%。强化检察听证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应听尽听,有理没理大家评,法结心结一起解。

用心做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契机,与教育等部门联合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3700人、起诉5000人。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和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制度,不断加厚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防火墙”。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员额检察官全部担任法治副校长。杨景海检察长作为孝义中学法治副校长,连续四年入校讲法。

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

五年来,我省检察机关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监督职能,共办理各类案件40万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深化刑事诉讼全过程监督。率先在全国开展派驻公安检察室建设,实现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全覆盖。加强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共监督立案、撤案9000余件,对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2万余件次。加强刑事审判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2600余件,对刑事审判活动提出监督意见3900余件次。构建巡回检察机制,强化刑事执行监督,开展“减假暂”“判实未执”等专项检察活动,发现并纠正各类问题5万余个。

加强民事诉讼精准化监督。建立法院正副卷一并调阅制度,突出精准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1300余件,对法院审判和执行活动提出检察建议9000余件。强化虚假诉讼防范和纠正工作力度,连续3年部署开展专项活动,发现并纠正140余件。

推进行政诉讼实质性监督。审查办结行政诉讼监督案件1500余件,对生效裁判提出抗诉18件,对审判活动提出检察建议580件,对行政执行活动提出检察建议1100余件。办案中发现,一些行政案件程序已走完,但争议未解决,存在“程序空转”问题,当事人长期申诉信访,影响党的执政威信。针对这一问题在全省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综合采取监督纠正、促进和解、调查核实、公开听证等方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1500余件。

拓展公益诉讼多领域监督。2017年根据法律赋权,先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4个领域做起,五年来共在上述领域办案2.5万件,挽回国有财产11.5亿元。认真落实省人大出台的《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与公安、生态、市场、文物、军检等单位建立“跨部门、跨职能、跨区域”沟通协作机制。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办案范围不断向文物和文化遗产、公共安全、未成年人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延伸,部署开展矿产资源、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等20多个具有山西标识度的专项行动,不断延伸保护触角。

落实司法责任,强化科学管理

五年来,我省检察机关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各项部署,以健全检察权科学高效运行为目标,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夯实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根基。

系统变革内设机构。落实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最高检改革部署,根据业务性质和案例类型重新设置内设机构,坚持一类事项由一个部门负责,构建形成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十大业务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完成检察机关自恢复重建以来规模最大、调整最多的系统性、重塑性变革。

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紧紧扭住“司法责任制”这一改革的牛鼻子,全面完成人员分类、员额动态管理等改革任务。制定员额检察官进退留转办法,建立正面激励与负面评价相结合的业绩考评体系,针对履职不能、退休调动等情形,确定退出员额1395名,动态调整入额841名。突出强调领导干部“头雁作用”,出台领导干部办案负面清单,各级检察院领导带头办案9万余件,居全国前列。

大力推进数字检察变革。积极适应数字革命浪潮,制定深化检察大数据战略加快数字检察建设实施意见,成立大数据办案指挥中心,建成检察大数据中心,组建专门人才团队,聚焦监督重点难点堵点,部署8个数字检察集中专项行动。建成检察大数据基础平台,汇集内外部数据3000余万条,筛查监督线索1700余条,以“数字革命”驱动“监督革命”初见成效。

不断强基层打基础。配合完成市、县换届检察长选配工作,新一届市、县检察长的年龄和专业结构明显优化。强化基层经费保障、基础设施和科技装备建设,积极开展“领导包联”“结对共建”“一院多品”工作,压茬推动薄弱基层检察院“脱薄争先”,督促全省整体提升,7个基层检察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广泛开展大培训大练兵活动,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用足用好“检答网”,共培养省级以上业务专家21名。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落实,“逢问必录”成为常态。

潮涌天地阔,奋进正当时。我省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全省中心大局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标杆,切实发挥好“头雁效应”,为续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本报记者邓伟强

编辑:畅言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