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访谈 > 正文

气象“牧星人”坚守数十年为航天事业保驾

时间:2021-10-08 14:31:58    来源:    

前言

国庆节,大街小巷、城镇乡村,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你我欢度国庆,娱乐休闲的时候,还有许多人坚守在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祖国生日祝福。这些人,有些在你我的视线范围,有些我们并不知道。山西晚报记者在这一特殊的时刻走近他们,记录的不仅仅是国庆节一天一时的工作,而是以此看到他们数年如一日的付出,为了我们大家,为了我们的国家。

他们身影平凡普通,肩头上却扛着重大的责任。他们的语言朴素平实,用行动道出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心声。

本报今日推出策划“为国庆生我在岗”,记录他们,感谢他们,也向每一位书写初心,为民为国的建功立业的奋斗者致敬。

国庆节,对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某气象台科技工作者来讲,工作和平时一样,兢兢业业地坚守在岗位上。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们为气象“牧星人”。国庆期间,山西晚报记者聚焦他们,看他们一天的工作生活。

10月5日,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让本就秋高气爽的晋西北高原气温骤降,最低温度直逼3摄氏度。天刚微微亮,山西晚报记者便驱车前往气象台所驻守的山头。一下车,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透过薄雾,不远处墙上“心系风云观苍穹,扎根场区履使命”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对于火箭发射来讲,气象数据异常重要。”气象台负责人葛瑞告诉记者,近年来,航天发射任务呈现高密度、常态化特点,对气象数据的更新频率、精准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中心气象人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观云测雨、追星牧月,无论严寒酷暑、春夏秋冬,数十年始终坚守在气象监测的岗位上,积累场区气象数据。

手表指针停在早上6点50分,技师孙大鹏早已带着他的搭档李宝强,在场坪中央准备就绪,再过10分钟,他就要放飞探空气球。已在气象岗位工作16年的孙大鹏,早已习惯每天6点起床,气球充气、绑定探空仪、开启测风雷达……日复一日地干着同样的高空气象探测工作。7点整,探空气球缓缓升起,几十秒钟就消失在雨雾中。雷达操作手李宝强紧盯雷达显示器上的曲线轨迹,及时将探空仪回传的高空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数据记录下来。

早饭后,和往常一样,地面观测专业人员何旭珂带组员前往机房接班。他们实行24小时“三班倒”制度,这样才能保证三个组成员都能轮流休息。前往机房的路上,何旭珂给记者讲起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第一次值夜班是在冬天,觉得自己年轻扛冻,没有加衣服,我的师父带着我到室外观测点进行观测巡查作业,一次观测巡查需要20分钟左右,再回到机房,手脚麻了很久,等到缓过神儿时就又要出去。”再次想起那时的感受,何旭珂仍是惊叹不已,“最低温度零下35摄氏度。”说是“三班倒”,每当遇到有转场、吊装等航天任务重要节点时,他们就无法保证“三班倒”制度,需要两组成员同时工作:一组在机房内收集各个阵地点位回传的气象数据,汇总上报;另一组前往阵地搭设便携式气象仪,实时观测。

中午吃饭时,葛瑞接到上级通知,下午开启测雨雷达。午休一结束,操作手丁珺和赵纪刚按照指示前往气象雷达值班室,开机观测积雨云方位、含水量、走向等数据。“平日里,大家问得最多的也是下不下雨的问题!”聊起自己的专业,赵纪刚满是自豪,“咱是场区天气预报的权威人士。”

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 通讯员 郝明鑫 葛瑞

编辑:畅言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