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正文

奋“晋”十年·晋城篇丨转型提质促发展 奋楫笃行启新局

时间:2022-10-19 15:57:48    来源:晋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十年砥砺奋进,迎来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晋城已然巨变:改革红利充分释放,“1+5”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高铁梦”“创文梦”相继实现,城市品牌综合影响力指数进入全国百强;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十年也是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晋城市工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着力构建晋城特色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挺起了晋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十年争先进位,工业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十年来,面对前所未有的各种风险考验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市工信局狠抓稳工业硬核举措,工业经济呈现出“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奋“晋”十年,晋城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工业结构体系更加优化。立足丰厚的煤、铁、气等自然资源禀赋,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延伸发展和转型发展,晋城基本形成了以煤炭、煤层气、装备制造、冶铸、电力、化工等产业为主导,建材、医药、食品、纺织等产业为辅的工业产业体系,规上工业涉及行业大类3个、中类32个、小类76个。2022年,晋城市实施“链长+链主”工作机制,积极建设10个重点产业链,谋划培育10大特色专业镇,加快推进100个非能源工业重点转型项目,全力打造晋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新动能,塑造全市区域经济新优势。

工业经济增势良好。2012年至2021年,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增长平稳,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508.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69.2亿元,年均增长9.7%,工业稳盘托底作用发挥明显。特别是2020年以来,全市工信系统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大助企纾困力度,2020年和2021年规上工业增速分别达到7.3%和15.7%,全省分别排名第5位和第2位。今年以来,市工信局认真贯彻国家、省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今年1-8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增速快于全省(10.3%)4.6个百分点,继1-7月份排全省第1位后,再次排全省第1位。

市场主体量质齐升。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规上工业企业471户,较2012年增长2.1倍。产值由2012年的1096.9亿元增长到2491.4亿元,增长2.3倍。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2012至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从1336.6亿元增长至2450.5亿元,增长83.3%;利税从276.9亿元增长至472.3亿元,增长70.5%;利润从181.8亿元增长至285.6亿元,增长57.1%。

(2022年5月16日,晋钢制造冷轧彩涂机组第一卷成功下线,填补了山西冷轧涂镀产品空白。)

十年转型升级,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在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1分钟,12支精密切削工具从这里诞生,镶成各类电子设备、工程器械制造削铁如泥的“牙齿”;1天,80多万只精微光学镜头在这里下线,为全球各类品牌的新手机嵌入灵动闪现的“眼睛”;1年,这里的光机电项目数量和产值平均增长20%以上,总产值近200亿元……这是晋城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阔步向前的一个缩影。

十年来,市工信局聚力产业转型,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工业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积极稳妥完成了钢铁、水泥、印染、印刷、酒精、制革、塑料、医药、电力9个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工作,为全市发展先进产能和新兴产业腾出了大量土地、能源、资源、市场空间和环境容量。全面提升行业先进产能占比,推动煤炭、煤层气、铸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对标“两线”“双控”实施改造提升,全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提高到69%,传统优势产业生存力发展力不断增强。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不懈努力,晋城市成功获得2023年第八届全国铸造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承办权,进一步扩大“晋城铸造”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以规划引领工业转型升级,编制完成了《晋城市“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及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牵头编制了《晋城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4个专项规划;组织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晋城行动计划》,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2021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9%,快于规上工业(8.6%)3.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入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出台了《晋城市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召开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和政策宣讲暨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启动会,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大数据、光机电、半导体等高成长性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数字基础设施能力持续提升,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增速达25.9%。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新建5G基站1546个,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4063个,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达100%。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十三五”期间,确定工业重点转型项目140项,总投资1102.4亿元,43项建成投产。今年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工信系统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着力推进总投资514.4亿元的百项重点工业转型项目建设,建立了市领导包联重点工业转型项目工作机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今年1-8月份完成投资76.4亿元,预计年底42项建成投产。5月16日,晋钢制造冷轧彩涂机组第一卷成功下线,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新能源、航空等领域。晋钢智造低碳氢冶金(长流程)项目已部分投产,全部投产后,企业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降低10%和20%。

(2022年7月,晋城市成功获得2023年第八届全国铸造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承办权。)

十年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质效明显提升

十年来,市工信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高质量发展根基更加稳固。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实施全产业链培育工程,推行产业链“链长制”“链主制”,积极推动在钢铁、光机电、煤层气、装备制造、铸造、煤化工、新材料、绿色建材、医药、丝麻纺织服装10个产业建立产业链工作机制。今年,市工信局以10条重点产业链为牵引,建立转型项目谋划库,延链强链补链项目61个,总投资865亿元。确定了42户链主企业、346户链上规上企业,全面推动重点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进一步增强晋城工业经济应对冲击、抵御风险的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积极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技术、标准、政策的支持力度,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加快,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3户,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加,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锑化物半导体、冷轧钢等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取得突破,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全市产业发展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稳步推进。大力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有序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实施能耗“双控”专项行动,加快工业领域结构、技术、管理节能。2020年、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7.7%、13.3%。今年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9.2%。目前,全市已创建1个国家级绿色园区,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国家级绿色产品。推动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规模化高效利用,实施废钢铁等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规范管理。2019年,晋城市成功入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全市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逐年上升,2019—2021年分别为69%、74%、76%,工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2022年9月,市工信局在晋城市政银保企金融服务大会上推介重点产业链及融资项目。)

迎风起势疾驰远,奔竞不息立潮头。回望十年,全市工业正在转型升级、强势崛起;展望十年,工业强市必将潜能释放、厚积薄发。一幅链条更强、基础更实、底色更绿的工业高质量发展壮美画卷,正在晋城大地徐徐展开。

编辑:畅言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