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抵退税款到账,企业资金压力有所缓解。”山西路桥集团交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截至4月30日,该公司所在的寿阳县共退税126户、退税额1.3亿元。同期,朔州市为1.2万余户中小微企业和工商户发放信用贷款近54.49亿元,为1035户企业减免利息7350万元。综改金控公司则以“云服务”方式,为8家中小微企业快捷提供1378万元本金及利息延期还款服务……这是5月28日《山西日报》的报道,充分彰显我省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力度和成效之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广大市场主体不仅能够正常生存,而且能够实现更大发展。”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先后出台70条政策举措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61条举措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企业恢复发展,还印发《加大纾困帮扶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方案》,各级各地有关部门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组合拳”正持续发力。
市场主体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稳就业的主力支撑,但抗风险能力较弱,困难多、压力大,必须用心用情用力帮扶他们渡过难关。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就业稳,民生才有保障,稳增长也有支撑。要因企施策、因势利导,落实落细助企纾困、应变克难政策,确保上下协同、形成合力,加快增值税留抵退税进度,让资金尽早落到市场主体账上。要努力实现企业稳岗、以创业带动就业,让利好政策更多更好惠企惠民。
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要全面创优发展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要能放的进一步放,该管的依法透明监管,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助企纾困时要对同类企业一视同仁,在入企服务时要认真听取意见。只有直面难题,用改革的举措、创新的办法,让多方政策都能落地见效,才能不断加大纾困力度、发挥政策“组合拳”效应,切实把市场主体保护好,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推动政策落地见效,需要更多主动对接、更好入企服务。减税、退税、降费是助企纾困“重头戏”,一些税务部门以主要负责人采取亲自办、坐窗口、跟随办等多种形式,“零距离”解决各类市场主体办税缴费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深受好评。把各项利好政策落细落实,及时发现、归集、解决问题,把一张张企业的“问题清单”变成“满意清单”,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都要紧急行动起来,以上率下、多方发力、共同推动,帮助企业畅堵点、纾痛点、解难点,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增信心、添动能、稳预期。
越是发展中遇到阻力、出现困难、需要爬坡过坎,越是要挖掘潜力、注入动力、激发活力。中央及我省一系列举措针对性操作性强、政策含金量高、扶持力度大,关键是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在助企纾困、应变克难中见行见效,既救企业眼前急、把“真金白银”送到位,又为企业谋长远、多措并举“活血补气”。
徐补生
上一篇:首届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县长论坛召开
下一篇:朔州举行“云见面”招商活动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