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浩(右)向老师请教饮片知识。
王利萍(中)与同事探讨工作。
赵全民正在按摩。
编者按
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是改善生活状况、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去年,我省年新增残疾人就业近8000人,对1万余名残疾人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并为1005名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一对一”就业服务,就业率78.1%。今年,全国助残日主题是“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为促进残疾人更好就业,我省举行“山西省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持续提供创业指导等服务,各企业还推出专属岗位,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让他们通过努力活出精彩。
马浩:倾力传承中药情
“小时候因一场病,我的听力受到影响,现在也离不开助听器。”山西振东道地中药饮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员工马浩说,“搁在5年前,我都不敢想,自己也能像正常人一样上班。”
2017年,振东集团成立道地中药饮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动吸纳残疾人入企就业,并对其进行岗位培训,提升其职业技能。同年,该集团成为长治市首家爱心助残基地。借着这个机会,马浩成了中药饮片公司第一批入职员工。
“公司对我们一视同仁,不仅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还和其他同事一样享受话费补贴等各种福利。根据我们的身体状况,公司制定了特别的绩效考核办法,并指定经验丰富的导师亲自带培。”马浩介绍着。
年过70的老药工杨福照是马浩的导师。虽然马浩有听力障碍,但杨老师从不降低教学要求,每道炮制工艺都要一步步从头教起。“中药饮片切得薄一点或厚一点,炒制的时间多一点或少一点,都会影响中药材药效的发挥。所以一份中药材有没有疗效,制作过程尤其重要。”几年工作下来,拜师时师父的话马浩一直铭记在心。
在他工作的车间里,每个墙角都摆放着蓝白色方桌,桌上用扁竹筐摆着各种各样等待“雕琢”的药材,一台看着古旧却锋利的切药刀摆在中间。
“一些中药材,必须经过多次炒制,它的药效才能完全发挥。像这种饮片一定要炒制九次后才会呈灰黑色,味道香甜,有些像红枣。但如果只炒制一次,会呈褐色,味道苦涩像枯草。”马浩比对讲解着,除了外观很难相信两片饮片是同一种药材。
制作中药饮片的产品器材不断更新换代,但在师父的教导下,马浩依旧保持着耐心细致的态度。浸、泡、煅、煨、炒、炙、蒸、煮,整个炮制流程丝毫不敢怠慢。苦参、连翘、黄芪、远志……几乎每一种中药材的加工程序他都了如指掌。
如今,马浩早已不是那个因身体缺陷而性格内向、总是躲在角落默默做工的毛头小子。在同事们的帮助下,他已经成为技艺优良的车间师傅。“公司为我提供了岗位,也给了我学习进步的平台,一定要加倍努力,传承好这份中药情!”
王利萍:把微笑融入声音
“先生您好,我是中国移动人工客服016号。很高兴为您服务,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吗?”工作台前,天镇姑娘王利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语气柔和亲切。
这份别人看来简单重复的客服工作,王利萍却很“较真”。为了准确无误向用户提供话费查询、业务咨询办理及投诉建议等各项服务,“把微笑融入声音”让客户享受到更好的服务,王利萍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32岁的王利萍在生活和求学中一直被侏儒症困扰,求职也是屡屡碰壁。就在她心灰意冷的时候,天镇县万家乐产业园园区管委会主任范爱军登门“牵线搭桥”,介绍她入职“天镇云中声谷智慧服务基地”。“公司面向残疾人设立的云客服、电子商务专属岗位,你一定能行。”
岗前培训后,王利萍进入了公司。大家的关心与帮助重燃了王利萍的“小宇宙”,电脑操作不熟就学,普通话不标准就练。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和坚持,王利萍获得了客户的认可,也赢得了公司的信任,晋升到公司的管理层。
“我主要负责资产管理,是个脑力活儿,一天的工作量对我来说不重。每月3000元的工资在我们这里也算得上是高收入了,帮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提起现在的工作,王利萍开心得像个孩子。
近年来,天镇县从满足产业园区及县域内大型企业用工需求入手,在开设特色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以党员引领参加培训的劳务经纪人、创业孵化、农家乐经营等专业,形成了“劳动技能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培训育才体系,为促就业保民生提供技能人才支撑,也为企业助残摸索出了新路径。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我圆了我的就业梦。园区和企业更是为像我这样的特殊群体提供了很多便利,让我们也能发光发热。我得加倍努力学习工作,争取做得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王利萍对未来信心满满。
赵全民:用双手“按”出一片天
“既然活着就要活出个人样!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我可以用双手来体现自身价值。”翼城县南梁镇的赵全民沿着信念走出了自己的成功路。
今年41岁的赵全民曾是侯马市289医院的一名骨科医生。2010年,他因患有夜盲症被迫离开自己深爱的工作岗位,原本“光明”的人生也因此改变。
随着视力一天天下降,赵全民彷徨、沮丧,甚至封闭自己。但“看”着千疮百孔的家和为自己忧心的家人,他决心自强,战胜颓废。
逐步适应了目不能视的生活后,赵全民到县残联领取残疾证。“残联的工作人员不仅热情地接待了我,还推荐我学习‘盲人按摩’,说是临汾市有为期半年的培训。他们那么热情,我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当年就获得了高级保健按摩技师证。”
掌握了技能,开按摩店成了赵全民新的生活方向。他再次来到残联,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办理了营业执照。“县里每年都组织残疾人进行岗位提升培训,帮助他们自主创业,并协调相关部门替他们办理营业执照,还对创业有困难的提供贴息贷款。”县残联工作人员薛宏云说。
有了行业“通行证”的赵全民信心倍增,把按摩店开得风生水起。通过不断学习、提升技能、积累经验,去年他还获得高级理疗师证书,做起了全民养生理疗服务。“赵全民的按摩技艺高超,理疗也棒,让我重新学会了走路。”说起赵全民,中卫乡浮图村的胡怀花老人直竖大拇指。如今在按摩店的墙上,挂着许多病友送来的肯定他服务和技能的锦旗。
不只是顾客,店里的5位残疾人技师对他也是赞不绝口。“在全民这里干了近三年,每个月都有2000多元的收入,实现了我自食其力的梦想!”南唐乡东唐村双眼不能视物的侯军义对赵全民满是感激。“大家的技能不能白学,社会空间这么大,一定要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定位,走出来实现就业。”赵全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直以来,赵全民都将众人的赞扬当成自己前进的动力。他坦言:“下一步,我要把理疗事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创业就业,让他们增加收入,摆脱自卑,找到自尊和幸福感。”
本栏图文由张丽媛 贾杰 宋榜娟提供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