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小网格”联结“大民情”

时间:2022-05-16 10:39:02    来源:山西日报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只要心中常有对美好的期待,没有一刻不值得珍惜。这份美好被长治市潞州区梅辉坡社区网格员们定格在了每一个日子里。

5月12日下午2时30分,网格员刘艳丽和楼长琚仁喜准时到五楼接84岁的朱师傅。原来,当天中午朱师傅到小区党支部书记崔和芳家里求助。老人因患脑梗多年后遗症说话吐字不清,半天才说了一句话,说他想去打疫苗(第三针)。可苦于儿子现在在太原,一时半会儿又回不来。

于是,一行三人把朱师傅从五楼扶接到了楼下,崔和芳用自己的车将老人送到了长治市中研所疫苗接种点。朱师傅前两次打的是科兴,中研所接种点当天凑巧没有科兴的针,他们又把朱师傅拉到了二院接种点打了疫苗。朱师傅颤抖地拉着他们的手说:“谢谢!”

谁家有独居老人,谁家有残疾人,谁家有外来人口……社区通过动态摸排、分类建账、精准施策,提高网格化工作的服务效能。梅辉坡社区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提高网格员服务管理水平,提升基层“抓党建、促治理、提服务”的工作效能,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等大家晚上下了班,网格员开始入户服务,这是梅辉坡社区定制的网格员“民情日记”里的一项工作。

过去是居民有问题找上门,现在是网格员走家串户上门服务。网格员“民情日记”成了社区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一座“连心桥”。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记录、及时整理、及时汇报、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谈起写日记的感受,网格员孙佳昕说:“起初对这个日记本并没太在意,只是在这个本子上简单记录了自己每天的工作情况。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日记内容渐渐丰富起来,居民家里的繁杂琐事、生活冷暖都写到了日记里。”

社区共有4个大网格,24个小网格,社区干部及网格员每周最少两次上门入户排查了解居民群众的基本情况,遇到的小问题小麻烦,能现场解决的必须立即解决;对于难度不大,能通过协调解决的,进行协调解决;对于牵扯因素多、较复杂且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要记入日记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做到“居民情况一口清、特殊群体一口清、重点人员一口清”,与居民进行有效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网格员程羽萱刚刚入职十余天,她说:“要想做一名优秀的网格员,必须腿勤、嘴勤、手勤、脑勤,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所需,要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小网格”联结“大民情”。梅辉坡社区通过网格化管理方式,有效打通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网格员们扎实开展摸排走访工作,充分发挥优势,广泛参与社区基层治理,为打造“人人负责”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添砖加瓦。

记者李楠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