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的来临,晋中交警支队高校大队根据高校新区区夏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采取“三+三” 模式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为进一步净化省高校新校区的道路交通环境,严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源点+落点”衔接。大队紧紧围绕源头管理环节做足做实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功课,组织民警依托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七进”活动的工作机制,根据不同的宣传教育群体,选编适合的交通宣传教育题材及内容,深入到辖区的校园、农村、企事业单位等不同场所,通过采取挂标语、办讲座、摆展板、散资料、播视频等形式,将宣传触角及宣传知识落到每个宣传教育群体和对象,传播到每位道路交通参与者头脑中,形成从源头到末端的无缝衔接,让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全覆盖。
“窗口+路面”兼顾。一方面,积极发挥“马路课堂”的宣传教育作用,要求每位路面执勤民警在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时,既要对当事人依法进行处罚,同时也要以案为例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的批评和教育,促使其深刻认识到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切实提高自身遵规守法、文明出行的自律意识,达到查处一起、教育一片的执法效果。另一方面,大队在交通违法处理办理窗口,摆放了多个宣传展板,准备了交安宣传手册等各类宣传资料,要求窗口交通违法处理民警在办理处罚业务的同时,要根据每位当事人交通违法行为的类别进行针对性的批评教育,促使他们真正从灵魂深处认识到交通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静态+动态”互补。大队结合辖区夏季交通安全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除完成定期开展的“七进”宣传活动、以及走进直播间,组织媒体记者随警作战和开展“微直播”等既定的工作任务外,还要紧盯辖区路况、天气状况等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工作计划,及时优化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既展现出夏季宣传教育的特色,又具有因势而变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不断提高夏季交安宣传教育工作的功效,为更好地完成各项交通管理工作营造更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刘映 刘昊岩)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