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乘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阳泉市顺达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共产党员车队队长徐金林像往常一样,身穿笔挺工装,熟练地为乘客拉开了车门。从事出租汽车行业工作已整整30年,徐金林一直努力让乘客在小小的车厢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始终保持着零投诉、零事故、零差评的“三零”纪录,用精湛的驾驶技能和贴心的服务,换来乘客的“五星好评”。
车容整洁迎乘客、问候乘客“您”和“请”、运营线路最优化、乘客行李搭把手、乘客挑理不生气……在遵章守纪、规范文明运营的同时,徐金林为自己立下了一些特殊的规矩:对老弱病残乘客搀上车、扶下车、送到位,对醉酒等情况特殊的乘客不拒载、不怠慢、安全送,对车费金额抹零头、少计较、多和气。成为“的哥”后,徐金林坚持每天帮助一个人或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他说,帮助别人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在盛夏的一个傍晚,徐金林收车回家路过南庄煤矿停车场,围聚的一伙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走过去发现,一名倒地伤者十三四岁,鲜血像泉涌一样。徐金林挤过人群,二话没说,急忙用腰带缠在孩子受伤的腿上,开车送到医院。他不顾自己满身是血,又是联系家属,又是办理住院手续。医生告诉他,幸亏送来得及时,如果晚一会儿就危险了。闻讯赶来的孩子父母得知孩子获救,紧握着徐金林的双手说,您是孩子的救命恩人,是我们全家的恩人。
一次,徐金林开车路经河边街华联大厦时,看到一位老太太背靠着大树,双眼紧闭,面色赤黄,旁边一位老汉一边用右手支撑着,一边反复招手打车。徐金林的车上当时已坐着乘客,前面的出租车过了几辆都未停靠,徐金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脚踩油门把车停下。问明情况后,他转头好言相劝车上的乘客,以无偿服务让乘客下车,然后把老人抱上车,征得意见后送回了家中。当他看到老人服药后病情有了缓解,面色也正常了,才告别离开,没有收取费用。
从2006年开始,徐金林带领共产党员车队自发组织起了“爱心送考”活动,到现在已有16个年头,960余部车辆参加了这项公益活动,近6500名学生受到帮助。逢年过节,徐金林会抽时间到五保户、困难户和孤寡老人家中捐赠慰问。“六一”儿童节,他组织车队队员看望福利院孩子,为他们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车队队员与社区困难学生结对,帮助其完成学业。每年4月,徐金林还组织大家到郊区测石村义务植树,如今,1300多亩荒山荒地变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党员林”……
“别人打车不一定记住你的名字,但一定会记住是一辆出租车师傅帮助了自己,外地人会记住这座给他们留下温暖的城市。”徐金林说,出租车是城市的文明窗口,是城市形象的“流动名片”,他愿意用热心服务和真诚相待,架起与乘客沟通的桥梁,成为这座城市的风景线。
记者杨文俊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