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2021年度山西十大经济新闻

时间:2022-04-18 10:14:59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凝心聚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闻背景

2021年10月25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太原召开。大会提出,今后五年,通过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山西建设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推荐理由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不仅形成了一个好报告,选出了一届好班子,还开出了一个好会风。大会特点鲜明,主要体现在六方面:即把牢根本主线,突出鲜明主题,承载厚重期许,作出清晰判断,谋划重大布局,发出响亮号召。大会提出,必须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以“全方位推动”为横向维度,以“高质量发展”为纵向标尺,形成“六个领域”“三个体系”全面贯通、深度协同的工作矩阵。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深刻把握山西谋划未来发展的大前提、大逻辑、大背景,全面阐述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指明了山西工作的前进方向,这也是党代会报告之魂,是山西发展之纲。

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召开 加快能源革命落实“双碳”战略目标 新闻背景

2021年9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视频形式出席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宣布论坛开幕;国内外嘉宾齐聚一堂,共话能源领域合作发展。作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化论坛,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正在发展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高端对话平台、成果发布平台和国际合作对接平台,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我省碳排放总量、强度都相对较高,必须科学谋划、把握进度,抢抓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产业布局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加快构建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推荐理由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办会理念,强化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化特色,为全面落实“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战略目标,引导全球能源革命,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国际合作贡献了力量。

审视时与势

经济总量迈上“两万亿”新台阶,比上年增长9.1%——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于2022年1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1年山西全年的经济运行“成绩单”。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效应对严重洪涝灾害,坚决扛起能源保供稳价责任,全省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完成。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86.87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213.13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090.16亿元,增长8.3%。全省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经济实力稳步增长,“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推荐理由

2021年,是山西发展历程中极为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诸多风险挑战交织,特别是疫情和灾情叠加带来的双重冲击,山西经济依然保持了稳的整体态势,在“稳”中积蓄“新”的力量。我省经济实力稳步增长、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工业新动能增势明显、能源生产保障有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大幅增长,这一年全省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狠抓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地 并购重组成国资国企改革重要阵地 新闻背景

2020年5月,山西路桥开启收购平榆高速100%股权项目,由山西证券控股的合资投行子公司——中德证券担任独立财务顾问及主承销商,该项目已于2021年10月实施完毕,该次重组是山西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及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更名以来,第一单通过资本市场以市场化方式引入央企战略投资者的标杆性项目。南风化工以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北方铜业100%股权项目作为中德证券完成的另一单重大资产重组,是山西省内国有企业集团少有的通过一次性资本运作基本实现主业资产整体上市的项目。通过该次重组,南风化工实现资源整合与产业转型升级,也为华北最大铜联合企业中条山集团19年的上市之路画上圆满句号。

推荐理由

2021年以来,我省国资国企坚持高目标引领、高质量落实,基本实现了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完成了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上述两项工作的有效落地,是我省狠抓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推进省属大型国企资产证券化进程的体现,标志着并购重组成国资国企改革重要阵地。

坚定扛起责任 彰显山西担当 扎实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 新闻背景

2021年9月29日,我省召开全省四季度煤炭保供中长期合同对接签订会,安排部署四季度煤炭保供工作,组织省内有关煤炭企业与江苏、浙江、福建等被保供省(区、市)发电供热企业进行中长期合同对接签订、运力衔接。我省站在讲贡献、讲大局、讲落实的高度,在基本满足本省民生用煤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双控”要求限制高耗能企业用煤,坚决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政治责任。全年煤炭产量达到11.9亿吨,发送电煤4356万吨,合同完成率106.15%,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保供任务,彰显了山西的责任担当。

推荐理由

能源保供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供应保障和冬季保取暖工作,制定了多项政策举措,提出了明确要求。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直面严峻形势,坚定扛起责任,将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全国一盘棋”的高度上来,合理组织生产,增加资源供给,积极对接用户,优先组织发运,严格合同兑现,切实将保供任务落到实处,加大了对各兄弟省份用煤需求的支持和保障力度,为全国能源安全保障贡献出山西力量。

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山西模式” 新闻背景

2021年是“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我省强化五级书记抓“三农”,有效克服疫情灾情双重影响,圆满完成稳粮保供任务,狠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一产增加值实现历史性突破,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的步伐。2021年,我省以防止规模性返贫为关键,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开局良好,易地搬迁后扶、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加大产业就业支持力度,脱贫人口就业规模稳中有升、省外务工就业倍增计划取得实质性突破。

推荐理由

用脱贫攻坚体制机制推进乡村振兴,用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2021年,我省围绕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稳字当头、提质增效,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山西模式”。

闻汛而动 向险而行 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抢险救灾 新闻背景

2021年10月2日,我省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汛。响鼓重锤,号令如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克难攻坚、众志成城,全力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及时组织群众撤离,紧急转移安置16.34万人,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受灾群众吃得饱、穿得暖、住得舒心。我省加快灾后重建,修缮重建因灾受损农房57974户,竣工率99.12%,有效应对了汾河流域50多年来最大的洪灾,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推荐理由

汛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山西省委、省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解决吃穿住、确保不返贫、关注风雨雪、抓紧种收建”持续发力。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通过细致入微、防患未然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以实际行动印证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山西省第七次旅游发展大会举行 文旅业成为山西转型发展强大新动能 新闻背景

2021年9月26日至28日,山西省第七次旅游发展大会举行。这是我省太行板块旅游资源和文化的一次集中亮相。黄河之魂在山西、长城博览在山西、大美太行在山西。本次旅发大会选在太行资源较为丰富的长治市举行,就是要力求通过举行具有牵引性、轰动性和传播力的大型活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太行板块活动品牌,凝聚太行精神,为塑造“大美太行在山西”品牌破题,提升山西文化旅游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彰显文化旅游业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

推荐理由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发展文旅业摆在突出的位置,连续7年举行旅游发展大会,大力发展“文旅+”“+旅游”。可以说,文旅业正在成为促进我省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强大新动能。2021年,立足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文旅融合共生的优势,我省文旅部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化产业发展的经营方式,创新投融资方式,延伸旅游产业链,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由扩张数量、规模向提升品质、效益转变,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奋力实现旅游大提质。

确立战略定位 明确发展目标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强势起步 新闻背景

在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上,我省提出了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随即印发了《关于推进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重要走廊、中部城市群(太原、忻州、吕梁、晋中、阳泉)发展隆起地、全省先进制造业集聚地、世界级旅游康养目的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五大战略定位和“一轴双核多组团”的空间布局,并分2025年和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明确了发展目标。

推荐理由

高瞻远瞩、审时度势。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山西中部城市群;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实施,进一步明确支持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我省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机遇,着眼山西百年发展大计,科学回答新时代山西发展之问,站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的高度,作出了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重大决策。新时代山西要争先崛起,中部城市群要强龙头,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必将成为重要动力源。

实施一揽子举措提高民生福祉 更加健全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新闻背景

民生保障更加牢固、养老基础更加坚实、儿童关爱更加有力、治理体系更加高效、社会服务更加优化……2021年,我省交出民生福祉新答卷。我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拓展“三保障”成果,“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培训220.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0.5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18万人;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认定普惠性幼儿园433所,建设改造寄宿制学校500所;强化“双一流”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白求恩医院等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扎实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持续深化;出台《关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升社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和信访维稳工作,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推荐理由

2021年,我省强势推出民生改善举措,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更加健全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牢牢兜住民生底线,省政府年初承诺的11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切实提高了民生福祉。我省一件一件、一年一年持续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策划:吴登明 巩国强 孟庆伟

责编:王俊菲 马立珩 组版:李影

版式:侯海宏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