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益 > 正文

“窗帘行动”爱老情 志愿服务暖人心

时间:2022-04-12 19:20:20    来源:山西日报    

【热点】

查看老人卧室的窗帘是否拉开,这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常行为,对于家住太原市杏花岭区河北里社区的老人们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窗帘若被拉开,表明老人安全,志愿者便会放心离开;如果窗帘没有被拉开,志愿者就会立即前往老人家中查看询问,防止意外发生。这就是山西省红十字情缘志愿服务队开展的“窗帘行动”。“窗帘行动”主要服务对象是独居老人、孤寡老人,通过联系社区进行摸底,选定年龄偏大、行动力差、体弱多病的老人作为服务对象,征求老人及家人同意后,志愿者会在这些老人家中窗户显眼的地方贴上“窗帘行动”标识,方便每日巡查了解情况。

【透析】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颁布实施,让志愿服务有了更为详尽的规范和指导。其中在服务主体上,《规划》明确指出要更加重视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等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多方参与社区服务工作的基本格局。客观上讲,社区事务琐碎繁杂,社区服务人员事无巨细,只有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志愿服务内生动力,才能推动社区服务工作体系逐步完善。为此,我们必须重视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行动的重要作用,积极培育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引导社区志愿服务良性发展,推动相关专业服务逐步深入社区,推进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资源联动开展服务,最终形成社区服务多方参与的新格局。

加快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效能。党建引领社区志愿服务是新时代社区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推动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作用重心下沉,特别是下沉到城乡社区基层一线,就需要发挥党支部和党小组等基层党组织的引领服务功能,靠前指挥把日常工作建立在志愿服务工作的链条上,建立在日常志愿服务的项目上,建立在平时志愿服务的楼栋上和网格里。客观上讲,社区服务工作本质上就是要做到“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做实做细这一工作,必须以群众的迫切需求为导向,做到服务事项点位精准、服务组织得当有力、群众反馈及时准确;必须依托基层党组织相对完备的协同服务机制,推动社区志愿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必须明确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整合带动区域内各类志愿组织资源,推动志愿组织向协同发力、共同服务的集团化志愿组织服务迈进;必须依托基层党组织体系,最大程度协调盘活域内现有志愿组织、人员、资金、平台等各类分散资源,推动形成行动共建、服务共享的共治局面。如此,才能不断缩短党建工作与志愿服务以及城乡社区居民的距离,将党建引领服务的效能延伸到城乡基层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加强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建设,打造志愿服务创新品牌。群众的口碑是无形的,却也是真实而持久的。加强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建设,是社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打造志愿服务创新品牌,是提升社区志愿服务实效性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要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靠千千万万的志愿者。如何吸纳更多的人了解并进入志愿者队伍、加入志愿者大家庭?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度的规范,吸纳更多的新鲜血液进入志愿者行列;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不同类型志愿服务组织的分类管理,通过对社会各类志愿者服务组织的资源整合,最终达到让千万条细水汇成一条河、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根本目的。同时,未来志愿服务工作的品牌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只有打造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动志愿工作的项目化运作,才能提升志愿服务的活跃度,才能推动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最大程度释放服务资源效能。

加快“互联网+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助力志愿服务多元发展。运用“互联网+志愿服务”搭建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是赋能志愿服务的重要途径,是志愿服务走向精准化、专业化、智能化的重要支撑。当前,志愿服务的目标、主体、内容以及形式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而“互联网+”为志愿服务开辟了新领域,让“志愿服务定制化”成为可能。客观上讲,推动“互联网+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就是要让志愿服务发展更具专业化、规范化、特色化及精准化,就是要进一步补齐当前志愿服务所面临的求助及救援信息流畅度不足、求助信息真实性难以判定、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活动规模与志愿者人数服务能力不匹配、志愿服务资源使用效能低的短板。而“互联网+志愿服务”的结合,正成为破解志愿服务发展核心问题的关键之匙,成为提升志愿服务资源使用效能的技术保障,成为推动志愿服务多元化发展的有力后盾。除此之外,随着志愿服务社会认可度的提高和相关制度规范的不断健全,志愿服务价值的衡量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例如“时间银行”“志愿银行”的纷纷出现,一方面说明志愿服务价值的量化要求正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细。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对于志愿服务价值衡量需求的迫切心情。因此,“互联网+志愿服务”是大势所趋,将承担起衡量个人信用数据的相关功能。相信随着“互联网+志愿服务”平台的快速发展,志愿服务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多元化。(作者:山西省宏观经济研究院 张兴毅)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