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遇上红白事,主家不大操大办、客人随礼少了都怕没面子,大家为此烦恼不已。”“别小看这十元钱,礼轻情意重,邻里关系更和谐了。”……谈及这些年村里风气的转变,汾阳市史家堡村的村民赞不绝口:移风易俗让我们心里没负担,经济没压力,日子越过越舒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汾阳市史家堡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普遍,村民死要面子、盲目攀比。针对大操大办现象,史家堡村于1998年召集村“两委”和全体党员及村民代表商讨决策,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对全村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章程:孩子满月、一周岁生日、三周岁生日、十三岁生日、迁居暖房等,坚决杜绝举办宴席;对正常的结婚、丧事、80岁以上老人寿诞等只送“十元礼金”,心意到了就行。
“我们提倡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不大操大办,不互相攀比。理事会还把章程制成村规民约条幅,发到每家每户。主要是为了村民解脱人情债,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事业发展中去。”村委会主任张子荣说。
“刚推行这项村规民约也有人反对。”老党员张金有回忆说,村里的党员干部就带头执行移风易俗规定,得到群众的一致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元礼金”的好风俗逐渐深入人心。20多年来,史家堡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不但向人们展示着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形象,也昭示着史家堡村无限美好的未来。
李全宏 冯凯治
上一篇:榆次区防范区开展核酸检测
下一篇:我省20余处文旅场所暂停开放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