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正文

春天长高黄金季 科学助力孩子蹿一蹿

时间:2022-03-08 10:36:54    来源:山西晚报    

“春天来了,该给孩子补充营养、让个子蹿一蹿了!”“嗯,我最近经常给他喝排骨汤。”“我家是增加他的运动量。”……最近一段时间,省城各大中小学校门口,不少家长都在讨论:怎么做才能把握“春天”这个孩子长高的黄金季节,让孩子蹿蹿个头?

春季真的是黄金长高期吗?在长高这件事上,家长们有哪些误区?又该怎么做才能保证孩子健康长高呢?山西晚报记者特邀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主任郝爱珍进行解答。

A

3月4日,省城某小学门口,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三三两两地站在一起聊天。山西晚报记者随机采访这些家长后发现,大部分家长都很认同“春季是孩子长高的黄金季节”,而家长们帮助孩子长高的做法,一般分为美食长高法、进补长高法和增加锻炼长高法。

“孩子得吃好,吃好了才能长个。”这个意见,得到了好几位负责孩子伙食的奶奶们的赞同,但具体怎么吃,这几位老人却各有各的看法。“鱼、虾这些东西可以多吃,但猪肉、牛肉这些最好不要天天吃,要不然很容易积食。”“那就喝汤呀!鸡汤、排骨汤都行。”“不行,我家姑娘说汤其实没有营养的,得喝牛奶和酸奶才行。”

“喝汤确实没用,不管是鸡汤、鱼汤还是排骨汤。”一旁围观的张女士说,“汤里面的营养其实没多少,反而是脂肪和嘌呤的含量比较高。”这一点,她是专门请教过医生的。而为了保证自家孩子的营养充足,她选择每天给孩子“换花样”吃。“咱们北方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但可以吃浇的,也可以吃汤的,偶尔也能吃米饭呀!至于菜,那选择就更多了,每天不重样是很简单的!”

“光吃得好还不行,有些营养食物里没有,而且,如果孩子挑食,除了补钙,还得额外补充一些维生素之类的。”年轻的宝妈陈女士最近就忙着在海淘一些“补品”,不光有液体钙、多种维生素,还有鱼油、益生菌之类,她准备通过这几个月,给自家孩子好好“补补”。

“都知道个子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但家长不都想着通过后天的努力,让孩子能长一点是一点吗?”市民任先生说,他让孩子长高的办法,就是增加户外活动,准确来说,就是增加孩子的体育锻炼时长。“一整个冬天都没咋动,现在天气暖和了,也适合出来动一动了。”但考虑到孩子的课业,他决定每周末带着孩子去汾河公园骑自行车。

和任先生有一样想法的还有武先生。“我觉得孩子接受日照的时间每天都能达到半个小时以上,但运动量肯定不够,所以我要求孩子最少每两天要跳一次绳,每次最少半个小时。”他说。

B

那春天究竟是不是孩子长高的黄金季节呢?

这一点,得到了郝爱珍的认同。“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说明孩子在春天长得比其他季节多,但确实有相关机构做过一些调查,根据统计数据,孩子在春天长得要快一些。”她说,“而且,春天本身就是一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这可能也会和孩子生长有一定关系。”

郝爱珍介绍,孩子的身高70%-80%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但除此之外,营养、睡眠、运动、心理这几个因素也会对孩子的生长产生影响。

从遗传因素来说,想知道孩子未来的身高,可以先通过一个基本公式来计算孩子的遗传身高。这个公式,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样的:男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2)/2±5-6厘米;女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2)/2±5-6厘米。

计算出遗传身高以后,家长可以参考《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分男女),来检查孩子的身高在目前的年龄是否达到了遗传身高。遗传身高计算出来有正负5-6厘米的浮动范围,这当中有差不多10厘米的差距,是家长可以努力的范围。“家长可以从保证孩子适当的运动、改善饮食配比、督促孩子睡眠、以及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这几方面来努力,帮助孩子长得更高。”郝爱珍说。

在这些影响身高的因素中,可能有部分家长会忽略心理因素。“我见过一个孩子,看上去不爱说话,但他的爸爸来了以后就一直说孩子不爱吃饭,整个过程中声音还特别大。”郝爱珍说。见到这种情况,她先安抚了孩子的爸爸,又问了问家长在面临孩子不吃饭时选择的措施,得知家长会“骂”孩子后,郝爱珍说:“孩子和成人一样,情绪不好的时候自然吃不下东西,自然就谈不上营养的吸收了。”

C

实际上,人的身高增长有两个关键阶段,一个是3岁以内的婴儿期,另一个是8-12岁开始的青春期。“孩子每年增高5-7厘米是比较正常的,长得快和长得慢都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郝爱珍说。

这几年,家长们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越来越关注,生怕孩子得了“矮小症”。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属于矮小症?除了对照国家公布的相关身高均值数据之外,郝爱珍建议,还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周围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长得慢、个头矮,就应尽早找医生咨询,通过孩子的生长量表,了解孩子是平均身高还是偏矮身高。另外,要记录孩子的生长速率。“每个月给孩子测量身高、体重。不能只关注身高,还要关注体重。发现问题,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她说。

长得慢容易引起家长关注,但孩子过早长得太高或长得太快,也不一定是好事。“长得太快要警惕孩子性早熟,一旦出现孩子性早熟,也需警惕未来身材矮小。”郝爱珍说。有些孩子在早期个头长得太快,可能代表着营养过剩,会加快骨龄的增长,导致骨龄大于实际年龄。骨龄偏大的孩子,骨骼的过快增长可使骨骺闭合较早,早期身高较同龄儿童高,但成年后身高反而较矮小。

另外,近两年有一些家长,会带着还在上小学的姑娘到医院打推迟例假的针,因为他们觉得例假会影响孩子长高,关于这一点,郝爱珍解释说,孩子月经来潮提示已经进入青春晚期,生长的空间大概在3到5厘米,生长速度也在减慢。而女孩子的性早熟目前定义为8岁之前乳房发育或10岁来月经,性早熟可能对身高以及心理造成影响。但是至于是否需要应用抑制性发育的药物或者促进长高的药物,需要医生综合评估,与家长充分沟通了解心理需求,合理应用药物。同时,也提醒家长,女孩子性早熟相对容易发现,男孩子的性早熟则相对比较隐蔽,提醒家长高度重视男孩子的性发育情况,如果孩子在10岁之前睾丸增大,一定要及时就医。

D

虽说孩子的身高70%-80%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但这几年,确实有一些人为干预后“成功”让孩子长高的情况,那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是保证孩子生长所需的营养。”郝爱珍说,日常饮食方面,要丰富食物的多样性,多摄取优质蛋白和钙、维生素A、D等丰富的食物,谷物、蔬菜水果也不能少;另外,食物不能太精细,否则容易损耗食物表面的维生素;含糖量过多的食物不宜多吃;坚持喝牛奶。“还有一点,可以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郝爱珍说。大部分人都知道,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要让孩子多晒太阳。但实际上,什么天气条件下晒太阳、究竟晒多长时间的太阳才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这没有固定的标准。“而且,现在的孩子每天晒太阳的时间太少,常规2岁以上的孩子是不推荐补充维生素D的,但学龄期的孩子普遍维生素D偏低,如果孩子户外时间少,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D。”

另外,一些疾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整体营养状况。对于疾病原因导致的孩子身高增加受限,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疾病原因做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尽可能消除疾病对身高的影响。

其次就是睡眠。有句老话叫:“人在睡中长,不睡则不长!”孩子睡眠安稳,吃饭香甜,吸收充分,则可以长得好,长得高。所以最好早睡,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是晚上10点至12点。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孩子的睡眠需求都一样,家长需要做的是让孩子早睡以及规律睡眠。最好在晚上10点以前入睡,7点后起床,并且每天的入睡和起床时间都固定下来,有助于形成规律稳定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更利于生长激素分泌。除了要保证睡眠,不当“夜猫子”外,还要减少睡眠干扰,营造良好睡眠环境。比如,室内温度、床被厚度要合适,可以准备一个合适的睡袋,也可以让宝贝单独睡,防止同床受到大人干扰。

此外,多锻炼也是长高的秘诀之一。因为锻炼时,血液活动加快,更多营养被输送到骨头中,能够促进骨骼生长发育。比较适合的运动有弹跳类运动和伸展运动,及对膝关节、踝关节、脊柱有适宜刺激的运动,比如跳绳、打篮球、体操、舞蹈、游泳、跑步、踢毽子等。不过,运动要规律、定时、定量,不要让孩子过度劳累。“一定让孩子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心情好了,也有利于长高。”郝爱珍说。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实习生 薛思媛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