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交通 > 正文

“穿针引线”保平安

时间:2022-03-05 11:13:04    来源:阳泉晚报    

甄杰站在货物车列上

郭晓林扒在车帮上

陶伟华给制动缸排余风

班组分配调车任务

郭晓林用对讲机传递信号

陶伟华巡查车列

甄杰检查任务完成进度

陶伟华摘解制动软管

每次上岗前,阳泉站白羊墅运转车间的调车员和连结员都会接受安全教育,进行安全预想,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充满着危险,有着异常严格的安全生产流程和规范。

白羊墅运转车间共有39条股道,其中到发线15条,日均办理装车数800辆,高峰期能达到950辆;日均办理上下行通过列车130列,始发列车30列,此外还担负部分中转作业。

2月18日上午,刚刚布置完站内工作的白羊墅运转车间副主任梁振华介绍:“我们车间平均每5分钟就要办理一趟列车的接发作业,工作量比较大。”虽然很快就要迎来雨水节气,但这个车间的作业区依然非常寒冷。作业前,当班的调车员甄杰,连结员郭晓林、陶伟华和袁为,站在驼峰峰顶的空地上,各自拿着手中的作业计划,详细核对要完成的调车任务,准备为陆续到达的货物车列“穿针引线”。

甄杰介绍,驼峰是在地面上修筑的犹如骆驼峰背形状的“小山丘”,是铁路编组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钢轨设有一定坡度,车辆可利用自身重力和惯性滑行到指定股道。

“安全带、手钩、对讲机……”奔赴各自岗位前,大家嘴里一边念叨着,一边认真检查随身备品。甄杰说:“出发前,我们都会认真检查,这些工具一样也不能少,少了没法干活,会影响大家相互之间的衔接,还会降低运输组织效率。”

十几分钟后,调车场挂完车,甄杰攀爬在货物车列一侧的铁质梯子上,随着货物车列来到了驼峰峰顶,等候驼峰调车长下达指令。原来攀爬火车是这些调车员和连结员的基本技能,因为作业需要,他们每天都要在货物车列上跳上跳下,没有一股子灵巧劲,还真是没法干活。

因为每天要攀爬火车,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呼,那就是“蜘蛛侠”。熟悉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可以用“脏、累、苦、险”四个字来概括。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需要他们全力坚守。

戴着眼镜的郭晓林看起来文质彬彬,可干起活来一点也不逊色。跟随着上峰列车运行到驼峰峰顶后,郭晓林开始对货物车列的情况进行认真检查。“检查完毕,准备就绪……”用对讲机传递了信号后,郭晓林两手抓着车梯两侧,纵身一跃,稳稳地扒在了车帮上,眼睛向着前方的车辆望去。

在繁忙的调车作业中,他们奔跑在作业区,对车列进行编组、解体,完成车组的摘挂,使来往列车重新编组再出发。一天下来,他们要在车帮上攀爬数小时,重复进入车下、车档间,完成排风、摘解制动软管、调整钩位等操作几百次,行走十几公里。

刚刚20岁出头的陶伟华是这个作业班里年龄最小的,也是从业时间最短的,但他对连结员的工作已相当熟悉。刚刚进场的列车一停稳,他就忙着巡查,弯下腰,用手钩拉动排风杆,让制动缸活塞缓解到位。陶伟华说:“别看就是用钩子拉一下,这活儿也有不少技术含量,只有将制动缸的余风排干净,按计划完成制动软管的摘解,才能为后续溜放作业打好基础。”(冯梦琪 张冰文/图)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