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开学第一课”
榆次九中主题思政课
讲解员走进晋中师专附校进行主题宣讲
本版摄影:记者 曹伟
殷殷嘱托润心田
——平遥古城3位讲解员走进校园同上“开学第一课”
□ 史俊杰
雨水时节,2月18日,全市中小学开学,3位特殊的“老师”走进山大附中晋中学校高中部、经纬中学初中部、晋中师专附校担任“开学第一课”主讲,以亲身经历传递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的殷殷嘱托,以所见所悟感染更多学生守护文化根脉,做好文化传承,坚定文化自信。
平遥古城,商道先驱,文明故里。这座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古城内,纵横交错着100多条大街小巷、20余座古寺庙、近4000户古民居。1997年,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开创了中国以整座古城列入“世遗”的先河。1月27日,巩丽、耿燕峰、张霄云3位讲解员分别在“日昇昌”“古城墙”“平遥县署”为习近平总书记担纲讲解。
如何让领袖嘱托在校园生根发芽?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市教育局结合“开学第一课”,邀请3位讲解员来到了孩子们身边,共同分享永远铭记于心的难忘时刻。
“一开始我很激动也很紧张,幸好总书记非常亲切。仰赖平时收集、整理的资料比较多,我能回答上来。”在山大附中晋中学校,巩丽与学子们分享当时的心情,也发自内心表达了自己的亲身感受,“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总书记高大伟岸、宽厚亲和,没有一点距离感。”
巩丽回忆在日昇昌票号博物馆讲解的每处细节,为孩子们讲述着日昇昌“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故事。
“如何讲好晋商文化?”对于学生的提问,巩丽说,一定要热爱,然后才愿意表达这种热爱,“因为我就是这样的”。她告诉孩子们:“到了平遥,一定不要只看青砖灰瓦,更要看房子住了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要用心领会中华文化、用心读懂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嘱托,巩丽牢记在心,也把这句话送给孩子们。
“聆听了巩老师的生动宣讲,我仿佛穿越历史来到日昇昌票号。在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下,在晋商精神熏陶下,作为新时代高中学子,我坚信,未来属于我们,我们一定做好中华文化守护者、继承人。”山大附中晋中学校高一十班学生王思哲说。
山大附中晋中学校党组织书记周振宇表示:“讲解员走进学校宣讲,让我们感受到生我们养我们的这片土地的厚重底蕴。在今后教育教学中,我们将把感动变为行动,以此为切入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习当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认同,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盏指路明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踏雪登上城墙,俯瞰全貌”,张霄云给经纬中学的学子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细节,从“迎薰门”之义到明清大街繁华、再到如今的平遥中国年,抚今追昔,传承与保护,习近平总书记看得认真、问得仔细,张霄云一一回答。张霄云告诉孩子们,平遥人有句老话,“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平遥古城”,她也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守护好文化遗产,守护我们身边的文化传统。
经纬中学初三年级学生王紫瑶听了宣讲感受很深,她说:“如张老师所讲,晋商文化灿烂,身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同时,对我们山西的文化历史和发展潜力更有自信,身为中学生,我们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时代弄潮儿,讲好山西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为山西崛起、为国家富强出一份力!”
经纬中学教师檀敏表示,作为中华历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山西是一片古老的大地,我们承接先祖留下的厚泽,这既是一份财富,也是一种责任。我们更要关注如何将这些厚泽代代相传,让子孙后代铭记中国故事、中国精神。
“打酱油醋……酱油醋来……”作为土生土长的平遥人,耿燕峰地道的吆喝声,让晋中师专附校的孩子们瞬间回到了烟火气息的平遥。的确,平遥古城作为保护区、景区、社区三区合一的古城,一万多名居民如今仍生活在这座保存完整、底蕴深厚的古城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感受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代代守护、薪火相传中将之发扬光大。耿燕峰欢迎孩子们到平遥古城走走看看,孩子们纷纷表示“好想现在就去平遥古城”。
该校副校长杨志坚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把文化根脉植入到孩子们心灵中间:“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我们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扛好扛牢传承历史文化的时代使命,让文化根脉在孩子们心田开花、结果、繁盛。”
埋下希望的火种,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传承的殷殷嘱托在晋中校园播撒,在学子们心中久久激荡。
不负韶华勇敢追梦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附属学校主题班会培根育人
□ 闫淑娟
“这是一个温暖的春节,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山西考察调研,给山西人民带来了温暖,送来了关怀。”
“这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寒假,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展示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亚洲杯中国女足夺冠,展现了永不服输的‘铿锵玫瑰’精神!”
2月20日上午,开学第一天,晋中师范高等专科附属学校新学年新气象。
各年级教室里,在班主任教师的带领下,处处上演精彩的“开学第一课”。
“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三年级64班的黑板上,大大地写着这8个大字,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题。
“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纪录片,你们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有哪些期望吗?”
“习爷爷让我们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要保护好环境!”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听着学生们的回答,班主任陈美芳满意地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给我们教师和学生很大鼓舞。我们一线教师要用满腔热情投身教育事业,教育学生爱家乡、爱祖国,厚植家国情怀。”
“听了耿燕峰老师的宣讲,我深刻意识到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发扬文化的重要性。平遥古城历史悠久,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城为单位的世界文化遗产。2009年,平遥古城被世界纪录评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让爸爸、妈妈带我去一趟平遥古城,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在“我给习近平总书记当讲解员——平遥古城讲解员走进校园作宣讲”主题活动现场,五年级学生王程祺说道。
2月6日晚,中国女足夺得本届亚洲杯冠军;北京冬奥会上,19岁的谷爱凌连夺两枚金牌、一枚银牌,18岁的山西运动员苏翊鸣摘得中国单板滑雪在冬奥会上的首金……振奋人心的消息,点燃学生们敢于挑战、勇敢坚毅的斗志。初二年级学生白启旭说:“事实证明,只要肯坚持、肯付出,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新一代青少年要向他们学习,不畏困难,敢于追梦!”
感恩 热爱 担当
——榆次九中“开学第一课”是一堂鲜活的思政课
□ 闫晓媛
2月19日,榆次九中开学首日,时隔月余朗朗书声再次响起,沉寂的操场又活跃起了少年的身影。
当日上午9时,百余名初二年级师生代表有序来到该校报告厅,聆听“开学第一课”。这是一堂以“感恩、热爱、担当”为题的鲜活的思政课,由榆次九中党支部书记、校长范晓东主讲,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激励、启发、引导学生,是该校新学期的正确打开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最关心什么?答案是民生保障、传统文化、能源革命、疫情防控,每一项都体现着人民至上的理念和情怀。”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体会是什么?答案是感恩、热爱和担当。”
“思政教育决定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答案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台上,范晓东向师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用3个生动的问答,启迪学生心智,灌溉心灵沃土,让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厚植爱国情怀、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
台下,师生观看新闻短片,认真聆听、思索、感悟,内心激荡,把自己的青春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对我们是巨大鼓舞,倍感温暖、倍添荣光、倍增干劲。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将牢记领袖殷殷嘱托,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传达给每位学生,与学生一道,为了梦想全力以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听完“开学第一课”,该校政教主任毛敏南有感而发。
生逢美好时代,可以大有作为。榆次九中校园里,标语“因为我的存在而使别人更幸福”醒目地悬挂着。范晓东说,这是一种责任。
作为全市首批“特色文化育人品牌”,榆次九中非常重视思政教育,以“播民主种子、树责任意识、育爱国公民”为主题,开展了庆祝建党百年千人彩旗展演、“红色薪火”传递等多项富有特色的思政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中国健儿拼搏超越、为国争光,感动、激励了无数人。紧随而至的‘开学第一课’,校长的宣讲简单而深刻,发人深思、直抵内心。未来,唯有努力奋斗,才能不枉青春,不负美好时代。”183班学生李欣悦坚定地说,“我一定会牢记习爷爷的嘱托,勤奋刻苦、踏实学习,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与众不同,特别有意义”“这堂课让我明白,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既生动活泼,又充满正能量,一生受益”,课后,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交流见解,共话成长。
“今天,我们离梦想如此之近,正如校长所讲,我们要以感恩的心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珍惜学习机会,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182班学生鲍书洋,以少年蓬勃的朝气,信心满满,拥抱未来。
旗帜引领童心成长
——榆次区长凝镇中心小学“开学第一课”开在国旗下
□ 闫淑娟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2月19日,阳光明媚,榆次区长凝镇中心小学东长凝学校的学生带着新希望、新梦想重返校园,在国旗的感召下,开始新学年新的学习征程。
当日9时30分,在榆次区长凝镇中心小学东长凝学校操场,学生们整齐排列,面朝国旗站立。升国旗、唱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嘹亮的国歌声响彻校园。
国旗下,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山西省师德标兵、榆次区长凝镇中心小学校长范妹锁的一番话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
“同学们,过去的一年,我们国家大事、喜事连连不断,全国上下意气风发、欢欣鼓舞;2022年北京冬奥会刷新全世界对中国的认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是给我们最好的新年礼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体现了人民领袖至深至厚的为民情怀,我们从中深深感受到这样的力量:一是敬畏。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只有心怀敬畏,才能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好。二是主动。有些事情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必须这样做。同学们,你们要主动做到有礼、有爱、有规,做一个心里有戒、眼中有爱、行中有礼的好少年,主动学习、勇于实践,早日成为有用之才……”
新时代少年,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该校4名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在国旗下激情演讲:
“有这么一个政党,领导着14多亿中国人,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执政党。”
“这个政党就是——中国共产党。”
“路虽远行则必至,山再高亦可登攀。”
“今天,我们是祖国的好儿童。明天,我们是山西的建设者!”
“今天,我们是可靠的接班人。明天,我们是时代的急先锋!”
看,鲜红的旗帜举起来了!
当党旗、国旗、队旗从学生们头顶飘过时,学生们争相伸手,触摸旗帜,心中同时升腾起“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信心和决心!
树立理想,确定目标,剩下的靠行动。六年级学生李鸿宇信心满满地说:“我要加倍努力,努力成才,为将来建设祖国、建设家乡做好准备!”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