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正文

县域医疗改革的“介休样本”

时间:2022-02-18 10:24:41    来源:晋中日报    

近年来,山西省介休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主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探索县域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路径,初步形成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县域医疗改革发展模式。2021年,介休市被确定为“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位列全国八大试验区之一,也是华北唯一。

一个医疗集团统领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

介休市委书记张鹏表示:“老百姓的健康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介休要坚持深化医改穿针、政策保障引线、分级诊疗织网,推动医疗卫生资源的人才下沉、技术下沉和管理下沉,全力推进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

2017年10月,介休市医疗集团成立,开始医疗资源、人才、技术、管理的全方位立体化融合。作为介休市医疗集团的龙头,介休市人民医院以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为核心,提升急危重症抢救能力,是“县强”的定盘星。新建成的市人民医院总投资6.87亿元,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最大可开放床位760张,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配置处于全国县级医院的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介休已经形成了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15分钟医疗服务圈。2021年,介休市的县域就诊率达到93%,基本实现了“常见病不出村、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两大公立医院密织“分级诊疗”

为了让每一位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介休市依托当地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推进医疗资源和人才资源下沉,持续加强基层诊疗能力,以两大公立医院为驱动,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优势,构建中医药服务体系。从2016年开始,介休市中医医院按照“中西医并重”的原则完成了“三次乔迁、连升三级”的跨越式发展,构建了县乡村三级中医药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大大提高了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目前,全市12个乡镇卫生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中医馆全覆盖,每个中医馆都可开展艾灸、推拿、牵引等中医医疗技术服务;235个村卫生室均可开展中医药服务,可提供4类以上中医医疗技术服务。

宋古乡东段屯村卫生室是中医特色工作室,史福庆是全村3100名村民的乡村医生。擅长针灸的史福庆介绍说:“卫生室常备500多种常用中药,可以满足乡亲们日常所需。除了本村的村民,也有外村的乡亲过来看病。有腰腿痛、膝关节疼痛可以来针灸,也可以进行中药慢病调理。对于急难重症,还可以与市里、省里的专家开展网络会诊。”

与此同时,介休市中医医院也注重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防治和儿童保健等方面的应用,并通过师承教育和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

妇幼保健院——全市妇幼健康服务的承担者。介休市医疗集团成立后,介休市人民医院的妇产科、儿科充实到妇幼计生中心,组建全新的妇幼保健院,内外妇儿力量加强,形成了对产科急救的有效支撑。“以往,人民医院妇产科只有4名值班医生,夜间和节假日只有1人值班。一旦遇到急诊剖宫产,根本忙不过来,现在通过整合形成了合力,可以同时开两台手术。过去疤痕子宫妊娠的妇女引流产,全部要转到省级医院做血管栓堵,现在在集团内就可以完成。”介休市医疗集团理事长、介休市人民医院院长樊金荣表示。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介休市妇幼保健院实现保健与临床融合,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成为全国示范服务站和全国免费宫颈癌乳腺癌检查试点,承担着全市孕产妇及0-6岁儿童的建档系统管理。2021年,介休市妇女儿童的县域就诊率达到97%。

划分三类群体,提供精准服务

为了提供无缝化、精准化的医疗服务,介休市按照“急慢分治”的原则,将就诊群众分为三个主要群体,整合医疗资源为不同群体提供精准服务。

一是服务妇女儿童群体。介休市妇幼保健院与美国妇产专科医院、山西省儿童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妇产科水平已达到市级三甲医院水平。

二是服务患大病、重病人群。介休市人民医院配优配强医疗设备,硬件水平达到全省一流水平。首创“病人不跑专家跑”模式,联络在全国三甲医院工作的近百名介休籍医学专家,建立“乡情医学联盟”和远程医疗中心,实现县级医院和三甲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同质化。

三是服务普通患者。介休市注重提升百姓就医体验的舒适感和幸福感。介休市人民医院和介休市妇幼保健院的一楼大厅都摆放着钢琴,经常有志愿者来此弹琴。当优美舒缓的旋律响起,人们绷紧的神经得以放松。

四项机制优化医疗服务体系

建立“过程+结果”的考核机制。介休将“平均死亡年龄”排名和“慢性病平均死亡年龄”排名纳入医疗集团公共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指标。2020年,介休市居民死亡平均年龄为70.47岁,与2018年相比,介休居民的平均寿命增加1岁,高于国家提出的五年增长1岁的目标水平。

建设信息共享机制。介休市医疗集团开通市人民医院与村卫生室远程会诊系统,强化中心村卫生室建设,为中心村配备远程心电图工作站,实现心电图采集由村医操作、医疗集团专家诊断、10分钟内反馈结果。

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介休市加强“私人医生签约服务”,建立起村医、乡医、县级骨干医师、专科医师、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的六级家庭医生团队。医疗集团成立后,调查显示超过六成居民的就医获得感提升,超过九成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表示会续约。

实行“慢性病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三级预防全覆盖。以村和社区为单位,介休将20个慢病患者划为一个网格,由一名慢病患者志愿者担当网格管理员。以宋古乡洪善村为例,通过网格化管理,村医由管理300名慢病患者变为直接管理15名网格员。网格员根据管理要求,及时向村医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每周组织一次防病经验交流。

五级响应全面应对疫情防控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趋势,介休市医疗集团依托医共体垂直化整合资源,推进医防融合,医疗防疫与临床相结合、“战时”与平时相结合。当地遴选了9所卫生院作为重大疫情发生时的定点医院,并将市人民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制订了将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急诊患者向市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分流的应急预案,按照确诊患者20名、50名、300名、1000名的梯度,储备联防联控人才和疫情防控资源,形成全市五级响应的立体化疫情防控体系。

“六统一”实现精细化管理

为发挥医疗集团的最大效能,介休市建立了岗位制度、秩序公约、精细管理、诊疗规范四大制度体系,组建了人力资源、质量控制、后勤保障等10个管理中心和检验、放射影像等9个业务中心,实行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 药械“六统一”管理,形成职责清晰、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县强、乡活、村稳”,介休市正在以“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为契机,主动求变,坚持改革不停滞、不动摇,继续扎实深入推进医疗服务体系改革,这也将带来一场深刻的公共卫生事业变革。“希望介休市紧抓国家级试验区建设的机遇,大胆创新,试出经验和成效,打造基层卫生健康的‘晋中答案’,助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晋中市委书记吴俊清对介休县域医疗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张珂萌 张素桂)

新华社太原1月28日电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