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正月十五到 一起滚元宵

时间:2022-02-14 12:16:15    来源:晋中晚报    

2月10日下午,元宵节前夕,85岁高龄的全国劳模魏虎仙如去年一样,自带原材料和工具,来到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机械园南街消防救援站,现场传承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魏虎仙元宵”制作工艺,并与消防救援人员一起滚元宵、煮元宵、吃元宵、“说”元宵。

石磨磨成的江米面粉,提前备好的元宵馅料,摆好盆子,支起筛子,消防救援人员上手体验“魏虎仙元宵”的制作工艺。

“两只手要抓牢筛子”“先开始推拉筛子的时候后面要高一点”“浇水之前要用水瓢在盆子里搅一搅”……消防员王胜听着魏虎仙的指导,认真操作着,但滚出的元宵与师傅的成品却略有差距。

“哎哎,你慢点,别把元宵滚‘晕’了。”“你看看,‘双胞胎’又出来了,赶紧弄开。”“王班长有天赋啊,赶紧拜魏奶奶为师吧,以后也有第二职业了”……逗趣的话引得魏虎仙也笑个不停。

看到大家兴致很高,魏虎仙主动提出教大家煮元宵。“煮元宵是有讲究的。”站在灶台旁,魏虎仙指导厨师把加工好的元宵下到锅里,“现在赶紧用勺子推,一直推到所有元宵都漂起来”“现在把大火调成中火”“点上三次水”……她告诉大家,单个元宵如有一半露在外面、另一半在水里,这就说明元宵煮好了,可以出锅了。

“榆次三件宝:元宵、灌肠、豆腐脑。”一番现场教学之后,魏虎仙给消防救援人员讲起了往事,榆次本地人所说的元宵,原指享誉三晋的“南门洞元宵”,可惜其制作工艺已失传。改革开放初期,魏虎仙担任国营企业榆次冷饮甜食店经理之后,带领职工遍访名师,反复尝试,让榆次人重新尝到了“南门洞元宵”的熟悉味道。

记者 闫晓媛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