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民生工程须做到精准对接

时间:2021-10-21 10:49:24    来源:山西日报    

民生工程须做到精准对接

 

  “铺而不用、使用率不高。”近日,“新华视点”记者跟随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四督查组在我省娄烦县督查时发现,部分乡镇污水主管网沦为村民眼里的“摆设”,“使用难”亟待解决。
  铺设污水管网,着力解决好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的确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它有利于建设美好乡村,打造宜居环境,进一步增强民生福祉。既然如此,就必须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然而,从娄烦县的污水管网铺设、使用情况来看,这项民生工程却断在了“最后一米”,管道入户率低得可怜。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据村干部反映,当初的工程施工方案中,并没有涉及入户这一项。“换句话说,他们只负责铺设主管网,至于是否连接到户、让排污管网发挥实际效用,并不在考虑之内。”
  断在了“最后一米”的污水管网不仅形同虚设,造成了不小的财力、物力、人力浪费,而且还可能因此伤了百姓的心,有损地方党政部门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对此,正如部分受访农村基层干部所认为的,建设美丽乡村,为群众办实事,要坚持群众路线,做细做好群众工作,精准对接,让群众满意。
  民生工程做到“精准对接”,就娄烦县的污水管网铺设而言,就是要事先加强与百姓的沟通协调,充分认识到他们的实际需求,在集思广益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保证污水管网接驳到户,让老百姓用着顺手、顺心。
  民生工程要做到“精准对接”,就地方政府部门而言,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一方面,把百姓的小事当作地方政府部门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该花的钱必须花,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另一方面,则需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做好的事情。娄烦县的污水管网断在了“最后一米”,据政府相关负责人解释,由于入户管网建设投资较大,县级财政难以承受,未列入项目建设内容。既然如此,那么,可否在当初设计施工时适当缩减项目,别搞大面积铺开建设,抑或,采取更为节俭、有效的项目方案?相信只要量入为出,统筹规划,可以找到更为适宜的解决路径。
  民生工程做到“精准对接”,说到底还是得真正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把百姓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努力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如此,方能夯实百姓幸福之基,筑牢社会和谐之本。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但愿今后,各地能多一些求真务实,多一些精准对接,以“钉钉子精神”把百姓关切的问题一件一件落实好,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使百姓生活越来越美满、越来越舒心。
 

周慧虹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