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灵石二中学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对每个学生负责,让每位家长满意”为办学宗旨,以“守纪、好学、文明、友爱”为育人目标,发扬“团结协作、永不服输、永争第一”的团队精神,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并被评为“2020—2021学年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灵石二中,坐落在灵石县翠峰镇,是一所十轨制的城区中学。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08人,教职员工90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中级教师38人,省教学能手4人,市级能手8人,县级能手28人。
近日,记者来到灵石二中,步入教学楼,便可以清晰地听到讲课声,“给大家15分钟,分享自学成果,提出质疑难题,相互讨论并进行提问。”任课教师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五六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展开热烈地讨论。
学生葛卓锜说:“学案教学是二中教学模式的一大特色,其中包括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展示反馈、拓展提升四大模块,自主学习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小组学习不仅激发了组内每个同学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展示反馈不仅是对本堂课的一个检验,还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拓展提升中的一些难题激发了我对学习的求知欲,实现了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的一个转变。”
学生杨雅博说:“学案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引导我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吃透教材内容,理解课堂上的一些难题、知识点等,并且在课上就可以完成当堂内容的检测,让我们可以完全掌握这节课的内容,学案教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给予我很多帮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其核心价值追求是学生的发展,是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课改的最终落脚点是学习素养的全面提升。灵石二中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中将科研与管理作为学校腾飞的双冀,求新发展,勇于实践。教学科研是课改的“推进器”,该校以校本教研搭建教师培训平台,以课题引领课改,根据课改的实践发展,所遇到的问题难题就是课题,阶段性专题突破,一步步强力推进。同时实现了教学-学案一体化,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建立了教科研管理体系,引导教师走进课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灵石二中教师曹兴梅说:“学案教学是以生为本,本学期我们稳步推进深度阅读进学案,聚焦课堂求效率的研训思路,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张扬的个性在学案的课堂上驰骋,心动口动思维动,师讲我讲同学讲,展现二中学生大声、大方、大胆的自信面貌,我们将一脉传承二中的学案教学,让这个品牌成为点亮教育的星光。”
据了解,近年来,灵石二中先后获得了“山西省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学校”“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晋中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案教学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先后荣获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研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十一五项目办“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教育报》《教师报》《中小学管理》《信息教研》《学习报》等媒体中也多次报道灵石二中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指导管理实践的意识凝生于一定的文化土壤之中,它是教育管理制度的思想基础。近年来,灵石二中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才是硬道理,用规矩成就方圆”的管理理念,把教学的立足点、课堂的支撑点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实现了教学-学案一体化。同时,学校实行年级责任制管理,副校长兼任年级主管。设立教导主任、政教主任,管理教师、学生的常规工作。设立教研员,主抓教研工作和学科组长。每个年级都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具有工作的独立性,同时,年级之间相互沟通,工作同步。在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了学校的管理质量和教学质量,使得其连续十五年教学质量考核稳居全县第一名。
灵石二中教师耿霞说:“灵石二中瞄准学生发展的根本能力,从实施‘学生自我管理工程’入手,教师由保姆式管理转变为引领式管理,把学生的主体活动渗透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灵石二中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以整体优化课堂教学为目标,全面落实“以研促教、以教促研”,收效良好。
“灵石二中本着‘一切围绕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一位孩子成长,让每一个家长放心’的办学思想,以‘人本,科学,和谐,创新’作为校训,将‘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2021年中考,灵石二中又以单科全部第一,总评全县第一的成绩,稳居中考榜首。”灵石二中校长何建智说,目前二中人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科学思想,正在探索深度阅读和项目化学习与学案教学高度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们将励精图治,不负韶华,砥砺前行,续写灵石二中新的辉煌。(刘怀生 韩俊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