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骑乘人员来说,安全头盔是保护自身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尽管交警部门一直在提醒,但还是会有人问:戴不戴安全头盔,有那么重要吗?7月29日,省公安厅交管局通报了两起事故。来看看这些真实案例,你就能得到答案!
两个事故告诉你,戴不戴头盔有啥不一样
7月26日17时40分许,晋城市文昌街与太行路交叉口发生这样惊险的一幕:一辆电动自行车沿太行路由北向南行驶,骑至与文昌街交叉口处左转弯时,与同向行驶的小型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碰撞后,摩托车驾驶人头部被卷到小车车底。十分危险,旁边的路人也被吓了一跳,纷纷围上来查看伤者情况。
就在大家都在担心摩托车驾驶人的安危时,摩托车驾驶人竟然自己坐了起来。原来是他佩戴的安全头盔保护了自己,使其头部未受到伤害。经检查,摩托车驾驶人轻微受伤,并无大碍。
交警介绍,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出行时,戴不戴头盔,结果真的不一样。下面这位电动车骑行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7月12日21时50分许,大同市云冈区同泉路,市民赵某驾驶共享电动车载着徐某,逆向行驶至平旺货栈门前路段处,与正向行驶的电动车发生碰撞。由于当事双方均没有按规定戴安全头盔,造成人员受伤严重,两车也不同程度受损。同时,赵某因逆向行驶,还需要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安全头盔,骑行者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因为其结构特殊,发生事故时,车身容易失去平衡,骑乘人员极易被甩出,而头部往往会先着地,或者撞击到车辆及其他物体。
事故发生时,在速度加惯性的冲击下,头一旦与坚硬的路面或电线杆、行道树碰撞,无异于以卵击石。头部受到撞击后,容易出现颅骨骨折、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
头部是人体最脆弱也是最容易受到致命伤害的部位,而电动自行车车速可达25km/h,电动自行车发生事故时,对驾驶员的冲击力很强。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中,不戴头盔的致死率远远高于其他因素。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
而正确佩戴安全头盔,是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保命措施。安全头盔对于电动自行车驾驶者来说,相当于轿车驾驶员所系的安全带,是骑行者遇到危险时的最后一道防线。
山西晚报记者 杨晶 实习生 王思畅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