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访谈 > 正文

山西皮影 千年艺术

时间:2021-07-29 10:35:15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皮影 千年艺术

  • “孝义皮影”已形成常态化教学,孝义市中小学校聘请皮影艺人为学生传授技艺。

  • 经过3000余刀手工雕刻的皮影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性,并赋予其更久的生命力。

  • 皮影传承人李世伟正在为雕刻好的皮影上色。

  • 孝义市皮影木偶剧团持续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侯马皮影传承人赵翠莲的外孙耳濡目染喜欢上了皮影,常常跟着长辈学习表演皮影戏。

  • 孝义皮影传承人刘金利(右)和女儿宋佩霞为观众表演皮影戏。

  • 小朋友在运城市新绛县文化馆观赏展出的绛州皮影戏《西游记》。

  • 广灵皮影属于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响,影人形体略显肥大。

  方寸白布一盏舞台,尺把小人演绎华彩。幕布为界,这边是一群神情专注的观众,那边是舞动在指间的千年手艺,再配以独特的说唱、器乐,皮影戏就在这光影交织中演绎出人间百态。
  作为将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的独特艺术品种,山西皮影起于战国,兴于清代,分南路和北路二派。南路分布在侯马、新绛、曲沃等地,影人小巧玲珑,装饰性强;北路分布在孝义、广灵等地,先用纸糊,后改为纱蒙舞台,刻工精细,色泽艳丽。其中孝义皮影,是浓墨重彩的一朵奇葩。
  山西皮影在制作中倾注心血,传统制作是通过精心筛选的小口齿母牛皮,历经刮磨、浸泡、起稿、描样、雕刻、着色、打磨等工序,之后人与皮影磨合至休戚与共,艺人在一腔一调、一招一式中赋予皮影生命,于每一个起承转合间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本期视觉,我们一同感受这光影中的千年艺术。


——编者
本版策划:李联军
本版责编:黄靖
本版摄影:刘通 高新生 霍飞飞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