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汇是高校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融合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山西工学院聚焦学研融合与人才培养,推动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深度对接与协同发展,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山西工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学生们对自行设计研发的铁棍山药种植收获机进行调试工作,通过对机器各个模块的运动精准度、稳定性以及各项性能指标的全面检测调试,以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山西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机械创新工作室学生王梓铭告诉记者,这款机器最大的特色是可实现种植与收获一体化。此外,铁棍山药在种植时需要塑料袋包裹块茎,在收获时这款设备可以回收塑料袋,避免环境污染。这个作品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了预决赛一等奖,总决赛二等奖。目前已经申请发明专利,正在进行第二阶段数字孪生、虚拟仿真的研究,后续在第三阶段会将样机生产落地,真正用于农业生产。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成为全球汽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山西工学院也紧跟科技前沿,不断推进教育与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山西工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室里,老师正带领学生对无人驾驶车辆进行高精度地图构建,为后续实现自动驾驶技术奠定坚实基础。
山西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负责人陈立春介绍说,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背景下,无人驾驶已经进入了生活的各行各业,比如无人矿车、自动快递派送。因此学校开设了智能网联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汽车发展趋势适应能力,扩宽学生的就业前景。
绿色可持续发展也是山西工学院科教融汇的重要课题之一。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的师生们不断研究分析井工矿开采地表沉陷规律,致力于探索煤矿绿色开采的新途径。
科教融汇是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也是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山西工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校三年,共投入86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同时搭建集多元功能的双创教育实践体系,年投入双创活动经费约200万元。截至目前,已成功构建智能车工作室、航模工作室、机械创新工作室等14个科技创新师生工作室。建校三年来,学生参加的白名单赛事达30余项,省级奖项从2021年的20余项跃升到今年的400余项,累计获得超过100项国家级奖项,年平均参赛学生数超过4000人次,获奖学生数接近10%。(刘磊 李妍 闫红祥 韩雨思)
(编辑:刘政阳)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