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迎难而上
看着堡新街片区居民年年冬天挨冻,社区干部于心不忍,于责不容。但是,要彻底解决居民取暖问题,必须进行供热管网改造,但由于该片区全部是居民自建的二层小楼,改造工程量较大,谁设计?谁出力?质量谁把关?资金从哪来?社区能否应对?一系列难题如巨石挡道,困难显而易见。是进?是退?该做何选择?
居民渴盼温暖的眼神激起他们迎难而上的决心,“民生大于天”的信念让他们毅然选择了前者。
统筹协调,步步推进
下定决心后,他们积极付诸行动,多次召开社区干部和居民代表会议,最终商定了“三步走”办法推动管网改造工作落地。首先,召集堡新街党支部成员,深入居民当中,倾听居民诉求,作为决策依据,先后共收集居民意见建议20余条。其次,成立由党支部委员和居民代表组成的“暖气改造居民代表小组”,作为居民与社区党委、施工方之间的沟通桥梁。第三,组织堡新街党支部、供热公司、安宁实业公司和居民代表召开四方会议,交流协商,商讨解决方案。
法情相依,商定方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三条和《晋中市城市集中供热条例》第三十三条的相关规定,结合榆次区实际情况,社区经过征求意见、多轮讨论,最终确定居民自筹资金进行管网改造。在此期间,社区干部耐心细致、反反复复地给居民讲解法律条规,阐述榆次区实际情况,说明管网改造利害关系,于法有据,于情有理,最终全体居民达成共识,确定自筹资金解决共有供热管网更新改造方案。
合同签署,工程启动
经过4个多月紧锣密鼓的前期准备,今年8月份对外公开招标,9月13日在社区党委、安宁实业、通亦达供热、居民代表小组等多方见证下,暖气改造合同正式签署,标志着堡新街暖气管网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目前,堡新街3-8巷已全部改造完成。
“小组”发力,促进和谐
在整个改造推进过程当中,“暖气改造居民代表小组”利用自身群众基础,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面对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他们耐心解释,及时反馈,调解矛盾,化解纠纷,架起居民与施工方之间的信任桥梁。同时,通过张贴公告、上门讲解等方式,解答居民疑问,消除居民顾虑,不断增强居民对改造工程的信心和支持度,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定期深入施工现场,检查进度、材料质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既当信息员,又当监督员,为有效推进工程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居民助力,可亲可敬
此次管网改造得以顺利进行,离不开堡新街片区全体居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他们中,有的积极建言献策,有的主动出工出力,还有的居民主动担当起施工队和居民之间的沟通工作,登记每家每户的情况,及时向社区反馈居民诉求,督促工程进展,监督工程质量。他们的善良令人感动,他们的大义令人钦佩,更加坚定了社区干部为民服务不畏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公平公正,取信于民
“公生明,廉生威”。安宁社区在组织居民开展供热管网更新改造过程中,全程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不掺杂一丝私心杂念,征求意见、方案确定、费用测算、工程招标、监理招标、材料采购、质量管控、工程验收、资金支付各个环节都由居民选出的代表全程参与。特别是工程资金“共管账户”的设立尤其值得肯定,为了保证居民共筹资金使用合理,居民代表商定在银行设立“共管账户”,无论资金额度大小,必需由3名共管账户“户主”共同确认,再向社区报备后方可支出。片区居民中不乏有财务、工程、监理、技术等方面的专家和热心人,无偿参与其中,为工作的顺利组织、开展、推进、完成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总结经验,挑战未来
此次供热管网改造工程是一次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不仅完成了一项民生工程,也锤炼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社区党委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群众,倾听民声,才能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未来,安宁社区将继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将党建引领贯穿于社区治理的各个环节。针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社区将提前谋划,科学布局,确保各项民生工程能够顺利推进,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与居民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机制,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让居民在安宁社区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幸福。(赵雅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