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汾市洪洞县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开展“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不断建强党员基本队伍,锻造服务发展的先锋力量,就目前存在的流动党员存在“离乡就离党、流动就流失”等现象,管理“够不着”、服务“送不到”、作用“看不见”等问题,洪洞县积极探索搭建“623云阶梯”,扎实推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为加快实现临汾市“三个努力成为”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实施“六个一”管实,让流动党员“管理有方”。实施“六个一”日常管理模式,即存档1份流动党员联系卡、发放1本流动党员活动证、更新1套管理信息台账、设置1个学习交流群、推送每日1学微党课、建立1本返乡党员意见簿。认真落实党支部书记、委员和党建负责人“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定期联系制度,精准掌握流动党员流动动向及思想状态,通过“线上+线下”教育管理模式,15个乡镇党委通过电话、微信等线上途径与2157名党员进行联系对接,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参加所在地党组织的各项学习教育活动。
划定“双分类”管活,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按照地域划分,将2157名流动党员类别细分为1532名跨省流动党员和625名省内流动党员,以流出地党组织为准,实行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和乡镇党委兜底管理。按照群体划分,根据来源、职业等将流动党员划分为“雏鹰”“候鸟”“旅雁”三种类型,将310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和464名未转业的退役军人划分为“雏鹰”型流动党员,突出“引导管理”,做好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将1337名工作地点不固定的新就业群体和自由职业者划分为“候鸟”型流动党员,突出“目标管理”,鼓励就近参与组织生活;将46名照顾子孙群体、投靠子女为主的老年党员划分为“旅雁”型流动党员,突出“关爱管理”,通过寄学上门、政治关怀等方式定期了解情况,提供关怀帮助。
优化“三服务”,让流动党员“返乡无忧”。推动流动党员双向管理。经过流动党员走访排查,将部分工作相对固定、居住相对稳定、签订劳务合同的流出党员协调配合转接组织关系。对流出党员加强与流入地各级党组织的沟通和联系,构建形成“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双向管理模式;对流入党员采取党员积分制管理方式,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精细化水平。今年以来已转接34名流入党员和18名流出党员党组织关系。引导返乡党员反哺家乡。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积极引导广大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反哺家乡,同时,在外出务工党员中进行挖掘培育,表彰推广一批有影响力的先进党组织和个人,引导外出务工党员坚定信念、扎实苦干、带头致富,争做标杆模范。推动流入党员纳入管理。对集体外出打工的党员,鼓励在所在地建立流动党支部,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优先为返乡农民工党员安排培训、优先推荐上岗、优先扶持创业,把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向外出返乡党员倾斜,为返乡党员创业在政策、资金、项目上予以支持,引导他们在带领家乡群众增收致富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以来,已经为返乡农民工党员安排专业技能培训3次。(曹越)
(编辑:刘政阳)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