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正文

晋阳古城唐代一号作坊遗址发掘资料公布

为研究唐代城市布局、金属冶铸技术史提供重要材料

时间:2023-07-13 16:07:54    来源:山西日报    

7月11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晋阳古城唐代一号作坊遗址的发掘资料。该作坊遗址中有大量灶址,结合出土的铜、铁残渣可推断,此处为一处唐代冶炼和加工金属的作坊遗址,为研究唐代冶炼、制造金属的技术史,提供了重要材料。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附近,目前已探明城址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先后发掘了一号、二号和三号建筑基址等。2019年,为进一步厘清二号建筑基址的文化堆积,了解早、晚建筑时代和布局,考古工作者对二号建筑基址东侧晚唐五代文化层以下部分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新发现的一号作坊遗址便位于其中,属于二号建筑基址的下部文化层遗迹。

在作坊遗址及附近灰坑内出土大量遗物,种类繁多,具有明显的唐代文化特征。按用途大体可分为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两类。其中,出土的钱币有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五铢、常平五铢四种,时间跨度从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到唐肃宗乾元元年,可推断此次发掘遗址的年代约在唐代中期。

该作坊遗址相关遗迹遍布整个发掘区域,先后清理出1处房址、3段水渠、1个蓄水池、34处灶址、63个灰坑和642个煤(灰)渣坑。考古专家判断这里应是一处唐代冶炼和加工金属的作坊遗址,并结合发现的坩埚和灰坑中都有铜、铁的残渣分析,作坊主要的生产目的就是冶炼和加工铜、铁。

此外,发掘区东侧约40米为隋到唐代早期瓷窑遗址,从地层上看稍早于一号作坊遗址,进一步说明该区域从隋代至唐代中期一直有手工业生产。瓷窑遗址向东约50米的三号建筑基址,营建于北朝晚期,约在唐代早期废弃。它们的距离相近,因此,此次发现的遗址,可能是在建筑基址废弃后形成的制作金属的手工业作坊遗址。

晋阳古城发现较为集中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还属首次,该遗址的发掘对探讨晋阳古城城市布局及演变有重要的意义。(记者孙蕊)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