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治 > 正文

安徽警方利用“声纹”断案 3年助20多起案件“定罪”

时间:2015-12-13 00:15:34    来源:三晋新闻网    

  据新华网消息 “声纹”正在警方破案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记者12月8日在合肥召开的第二届智能语音技术研讨会上获悉,安徽省公安厅、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以及科大讯飞联合建立“智能语音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成立3年以来,已经承接了100多起案件,为法院出具了20多份鉴定书,为相关案件“定罪”提供了重要证据。

  去年3月,安徽省黄山市一位市民遭遇诈骗,当地警方在接到报警后,在这位市民与骗子通话时“悄悄”录音,同时通过定位锁定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落网后,由于其通话的手机卡已经被销毁,证据一时难以锁定,最终智能语音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声纹”比对将该犯罪嫌疑人“定罪”。

  像这样给来自作案现场的声音做分析和鉴定,正是该实验室的工作内容之一。

  据该实验室实战应用研究院研究员杨波介绍,由于犯罪嫌疑人来自天南地北,因此语音检材中涉及的方言无所不包,寻找嫌疑人的发音特点,这样独一无二的“声纹”可以成为锁定证据的重要线索。此外,通过语音鉴定,还可以得出犯罪嫌疑人的性别、身高、体重等,为侦查提供方向和范围。

  “目前,语音技术主要应用于电信诈骗、贩毒、绑架勒索等类型犯罪,未来随着技术的研发,还将会被应用于反恐维稳、治安管理等领域。”杨波说。

  “未来该技术还将覆盖各警种,在音视频采集后,通过数据分析平台,分析各种语言、图片、人脸等,从而筛选出重要信息,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杨波说。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