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记者从省科学技术厅获悉,我省将在山西大学等12家单位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这12家试点单位包括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国日用化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地震局、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科研经费“包干制”适用范围为自2022年起批准资助的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项目,包括:杰出青年培育项目、优秀青年培育项目、青年科学研究项目、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等四种类型。
据了解,没实行“包干制”前,科研人员在课题开始前,就需要计划好费用要花在什么地方、怎么使用,并要求后续费用使用时也严格遵循预算。由于科研具有不确定性,过于限定经费科目,会掣肘科学探究。“‘包干制’实行后,项目经费实行定额包干资助。只要确定经费总额,无须再编制明细费用科目预算,这将扩大科研人员经费使用自主权。”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记者沈佳)
上一篇:大师进课堂 匠心促成长
下一篇:我省首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专项职业能力考核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