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山西省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山西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对策研究”结项。该课题也是71个立项课题中唯一一个卫生健康领域相关的决策咨询类课题。近段时间以来,聚焦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与取得的成果,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
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 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省常住人口为3480.48万人,其中县域人口约占62%。县级公立医院作为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的龙头,其服务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广大县域居民健康水平的基本保障,如何更好提升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一直是我省深化县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县强、乡活、村稳”的医改思路,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面对部分县域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相对薄弱,难以更好满足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就医需求的现实问题,省卫生健康委发展研究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山西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对策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该课题涵盖了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基本情况、影响服务能力提升的因素、提升服务能力的对策和建议三个部分。”省卫生健康委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胜滨介绍,中心于2021年9月-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全省117个县级医疗集团中,按照医改效果较好、中等和一般,各随机抽取了2所医院,使用问卷调查、病案回顾、电话随访和现场调研等方法,从医疗服务的结构、过程和质量三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因素。
实地调研结合问卷调查 完成数据比较分析
课题获批立项后,课题组深入介休、孝义两市医疗集团开展调研,收集资料信息,组织问卷调查。另外,分别向朔州市右玉县和应县、临汾市乡宁县和安泽县获取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肺炎、脑梗、心衰病例及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5类问卷共计900余份。经过深入细致工作,完成了调查数据比较分析。
课题组专家表示,介休市医疗集团和孝义市医疗集团是随机抽取的2所医改效果较好的医院。通过分析和调研,这两市医疗集团为推动我省县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抓好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提供了借鉴、拓宽了思路。
介休市医疗集团成立以来,整合现有优质医疗资源,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模式;用“互联网+医疗”,实现市、乡、村医疗服务同质化;构建围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进行“慢性病网格化”管理,实现村民小病不出村。介休市医疗集团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主任任小民介绍,通过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以使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2017年,孝义市被确定为我省首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试点,2018年4月,成为我省24个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示范县(市)之一。五年来,孝义市医疗集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让大量健康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优质县级龙头医疗资源要下沉,乡村基层还要有条件能‘接得住’,这样上下贯通才能‘点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招牌’。”孝义市医疗集团党委书记、院长张宏说。
对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发展 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课题研究发现,我省县级公立医院在结构性服务能力、过程性服务能力和结果性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不足,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省卫生健康委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部高级经济师、课题组成员王昕霞表示:“县级公立医院应实现传统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采用临床路径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等建立病种管理,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课题从医院规模、角色定位、服务能力、制度建设、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结合我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能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提升能力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认为,为不断提升全省县级公立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实现赋能增效,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功能定位,强化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和龙头作用,改变发展理念,实现精细化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落实分级诊疗,深化用人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专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服务效能提高服务质量,落实财政补偿机制,提升创新动力,加强工作联动机制,实现真正“分级诊疗”和“医防融合”。
省卫生健康委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课题负责人张晋军表示:“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是医改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广大县域居民健康水平的基本保障。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方面的系统改革,既有横向各部门的协作,也有纵向各部门的贯通,政府必须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细化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形成改革合力。”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课题组成员梁瑞峰表示:“该项课题研究对进一步加强县级公立医院自身发展建设,切实有效推进我省以一体化改革‘穿针’、三医联动‘引线’、五项制度建设‘织网’的医改‘山西模式’,最终实现管理水平、服务能力、群众获得感‘三提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秦洋 杨蕾
上一篇:2022年11月3日山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下一篇:搭建血栓防治保护伞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