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自山西省新版政府采购电子卖场运行以来成绩显著,短短1个月就累计成交金额1.82亿元,其中三大类品目货物类成交额达16368.9万元,服务类成交额达1567.02万元,工程类成交额达223.2万元。另外,政府小额零星采购执行市县达到101个。
政府采购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政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引导中小企业更深程度参与政府采购市场,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稳经济、提振市场信心有着积极的作用。自5月25日新电子卖场上线以来,小微企业注册数已达19059户,中型企业1423户。供应商企业规模成交中,大型企业834万元,中型企业1579万元,小型企业8508万元,微型企业7188万元。成交额前十品目分别为修缮工程、印刷服务、装修工程、物业管理服务、车辆加油服务、台式计算机、复印纸、LED显示屏、车辆维修保养服务、机动车保险服务。
与此同时,新电子卖场首设疫情防控馆,对于与防疫相关的各种物资、设备,开通防疫采购绿色通道。目前,疫情防控馆成交额为11.03万元。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继续优化新电子卖场,完善框架协议电子化采购第一阶段功能模块,与第二阶段业务无缝衔接,实现框架协议全流程电子化采购。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使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工作形成采购有方、活动有序、监管有力的良好局面。(记者任志霞)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