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访谈 > 正文

丹心献沃土 涌泉报乡亲 ——记沁水县土沃乡下沃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李斌

时间:2022-07-09 09:14:43    来源:山西日报    

“这个水池和周围环境不太协调,跟施工单位沟通一下,还是要保持整体风貌。”“马上暑期了,咱们的民宿接待工作准备好了吗?还需要啥,你们跟我说,我给想办法……”

6月30日午后,迎着淅淅沥沥的雨,已经卸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刘李斌又从沁水县城家中跑回村里。民宿建设工地上一砖一瓦,研学场馆里一件一物,他看得认真、问得仔细,边走边聊。

“快70岁的人了,不管刮风下雨,几乎每天都要回到村里,给我们想办法、出主意。”土沃乡下沃泉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跃军说,“他把全部心血都献给了村里,心里始终装着下沃泉。”

1984年,那时的下沃泉还是历山脚下的一个小穷村。改革风潮涌来,时年20多岁的刘李斌毅然辞掉铁厂工人的“铁饭碗”,在村里办铁厂,改变贫穷的家乡。

“一个毛头小子一穷二白办铁厂,人们都说他瞎胡闹。可他说,干成是集体的,干亏是自己的,发下誓来说干就干。”63岁的村民郑金顺回忆道,当年的刘李斌四处奔波找投资,凭借经验搞建设,“没用一年时间,真就把铁厂办起来了。当年就创造了50多万元的效益,让全村200多口人挣上了每个月40多元的高工资。”

全县农村第一个通“程控”电话,第一个设立电视插转台;户户配发洗衣机、自行车、组合柜、电视机……在这个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山西省劳动模范”的年轻人引领下,下沃泉人过上了好日子,更把信任和期望寄予了刘李斌。

1990年,刘李斌接过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接力棒。人们没有看错,这个敢想能干、满腔热忱的当家人,一步一步带领着大家陆续办起铸造厂、砂厂等10多个村办企业,村民的日子越发红火。下沃泉村先后荣获全省“小康模范村”“千万元村”等荣誉,村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评为“红旗党支部”。

进入20世纪,刘李斌带领全村毅然转型,关闭污染企业,种植中药材、核桃林,大力发展苗圃产业;完成新村建设、污水处理、旱厕改造,全力整治村容村貌。如今的下沃泉村子像公园,处处是美景,捧回“晋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星级村”“省级卫生村”“山西美丽休闲乡村”“中国森林康养人家”等一个个金灿灿的荣誉,为下沃泉的全面振兴发展奠定了基础、赢得了先机。

“他思想很超前,而且雷厉风行。党的十九大将‘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大会报告。他说干就干。”下沃泉村原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志斌说。借势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试点,他带领村民全力打造亲子游乐与农耕研学项目。不到两年,项目建设全部完成,仅2019年下半年便营收30多万元。基于此,去年沁水县把下沃泉列入康养产业重点村,提档升级打造集田园休闲、民俗文化、运动拓展、亲子研学于一体的“童年小镇”,目前,32个项目已完成大半。

“这么多年,下沃泉始终能走在前列,最重要的就是思想不乱、人心不散。刘书记这个领头雁真正做到了位。”与刘李斌搭了30多年班子的原村党支部副书记郑刘奎告诉记者,多年来,刘李斌雷打不动带头开展“一月一讲”“一季一讲”“半年一讲”和“每节一讲”,让党的精神和各项政策法规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党员干部和村民们的脑里心里;他创新提出“全民参政议事工作法”,让全体村民当干部,大家的事大家说了算,把各种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以身作则,拿出大部分工资资助考上大学的孩子、生病的村民,而他的老母亲住院10多天没顾上陪,儿子结婚的前一天他还在村里忙碌。30年来,下沃泉村无一例上访,成为响当当的“晋城市文明村”“山西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优秀农民企业家”“优秀村干部”“农村功勋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带头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记录了刘李斌为下沃泉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足迹。凭栏远眺葱茏的大山,刘李斌精神抖擞、目光坚定:“造福百姓是共产党员一生的追求,永远没有尽头。”

记者王天晓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