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益 > 正文

“驿站”门锁了 “爱心”哪去了

时间:2022-07-07 11:09:14    来源:山西日报    

在长治市屯留区马路边,许多供环卫工人和户外劳动者临时避雨遮阳的“爱心驿站”,格外醒目温馨。然而笔者被感动后进一步走访时发现设在马路边的爱心驿站,建筑外观、色彩装饰十分精致、整洁一新,但却长期“铁将军”把门,环卫工人和户外劳动者只能望“门”兴叹。

“爱心驿站”是为劳动者特别是户外工作者提供临时喝水、小憩的场所,每个户外劳动者都能感受家的味道和关爱,小驿站蕴含党和政府的大爱心。把爱心驿站设在马路边,项目耗资自然不菲,初衷是好的,关键是办事要好更要实,不能是好看的摆设。

笔者认为,首先要确保这些街头“爱心驿站”门常开,保证户外劳动者随时进得去。要是常年紧闭,环卫工人需要的时候却无法进入,只能成为街头的一种摆设,不仅背离建设初衷,也易让人疑惑:是为环卫工实惠而建,还是为政绩面子而设?

其次要加强日常维护。若是内部设备疏于管理,配置的饮水机、加热器等年久失修,无法使用,甚至室内环境混乱,同样会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和维护制度,加强对驿站的维护,不仅要确保环境干净整洁,还要确保相关设备完好无损,正常使用。

“爱心驿站”是风景线,更是体贴屋,要从细处提升服务品质,从微处彰显人文关怀,确保户外劳动者需要的时候想得到、用得上,将好事办好,让“小举措”体现“大文明”。

秦宁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