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留农商银行组织员工参观党建文化长廊。
屯留农商银行为老百姓普及金融知识。
屯留农商银行开展“助学兴教”公益活动。
屯留农商银行注册志愿者获得志愿服务证。
屯留农商银行扶贫工作小组深入农户家中了解酸枣市场行情。
历史仿佛一记悠远的钟声。
翻开山西屯留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屯留农商银行)历史的扉页,写在最开头的是始建于1945年7月13日的罗村信用社。当时正值抗战时期,为粉碎日寇的经济封锁,开展生产自救,积存粮食支援前线,时任屯留县罗村周边十八村联合党支部书记的郭玉堂,受命并相继成立罗村农民合作社及罗村信用合作社,在全省首创农信先河。
历史以过去的光辉照亮了现在。掀开过往的历史,聆听今日屯留农商银行发展的最美旋律。2015年,有着70年历史的屯留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为屯留农商银行,实现了信用社向现代银行的新跨越。目前,该行内设17个部室,30个网点,共有员工414名,是区域内业务规模最大、支农力度最强、服务战线最长、上缴地方税收最多的金融机构。
改制以来,屯留农商银行将自身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富裕魅力宜居平安幸福新屯留目标,以创新的步伐,擎起了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开拓创新的大旗,积极提升服务品质,创优品牌形象,迈向发展新征程。该行被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称号。
厚植一个理念 服务“三农”初心不改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金融机构,屯留农商银行的支农情结与生俱来。该行也用自己的发展实践证明,无论是改制前还是改制后,屯留农商银行支持“三农”、服务社会的使命不仅不会变,反而随着改制后轻装上阵,支农力度更强、服务范围更广。为此,该行立足服务“三农”积累的经验和优势,不断拓展支农支小的广度和深度,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精准,力度更加集中。
坚守“农”字定位。通过广泛布设网点机具,实现“点到乡、机到村、卡到户”。目前,全辖设立30个营业网点、开通14个代开税票网点、28个自助、294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15个农商驿站,织就起更广、更深、更密的乡村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实现金融服务“村村通”。
突出“实”字主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近年来,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拦路虎”。作为与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有着天然联系的金融机构,屯留农商银行积极完善服务机制,下沉服务重心,提升服务水平。在对民营企业给予倾斜支持的同时,对省市重点企业、项目主动对接支持,近三年共支持包括屯留区万亩辣椒基地、3000座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建设等在内的各类客户1.85万户,累计发放各项贷款120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客户3902户,累计发放贷款80亿元。
做好“小”字文章。该行持续优化信贷结构,逐步形成以“三农”和“小微”为主,“两高一低”的信贷结构。按照“优化公司客户业务、做精商户微贷业务、做大做强网点农贷业务”的原则,整合公司、微贷、农贷三支队伍,60%的客户经理专职发放10万元以下,用于满足农户生产、消费、家装、助学的贷款,全面涵盖农村居民资金需求。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主动对接受困企业、农户、商户,采取降利率、不抽贷、不断贷的积极信贷政策,三年来累计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支小再贷款11.76亿元,受益客户2800余户,加权平均利率由8.91%降低至5.5%,间接为客户节省融资成本3400万元,通过返还利息方式累计为151户小微企业返息1997.96万元。
农为本,普惠民生;商有道,融通天下;行方广,创造未来。肩扛“农字旗”,心怀“农信梦”,屯留农商银行成为当地金融主体中与农民最亲近、参与区域经济农业发展最活跃和支持乡村振兴最有力的生力军。
筑牢一个堡垒 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发展,农信系统历经风雨依然保持着本色,坚持党的领导是其不变的“根”和“魂”。屯留农商银行坚持在把握大局中找准定位,在聚焦主业中把准方向,在履职尽责中担当作为,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以系统思维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让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奏响高质量发展“大合唱”。
支部引领强架构。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联合党支部覆盖单位一般不超过5个”的规定,强化支部书记与网点负责人“一肩挑”,辖内6个基层党支部全部按要求设置,从组织架构上实现了党建与业务两手抓、两手硬。同时,以基层党支部为载体,将主题党日活动与“首季开门红”、风险资产清收、贷款营销等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业务检验党建成效的生动局面。
党员带头添活力。常态化开展党员“一带多”竞赛活动,95名在职党员对接218名群众,每月按营销存款、发放贷款、清收不良等开展支部摆擂、党员竞赛、群众排队,全员存贷款零业绩人数彻底清零,员工在省市各条线技能比武、知识竞赛中屡创佳绩,精神风貌得到显著提升。
党建共建聚合力。各党支部以党建引领“整村授信”信用主体建设为契机,组织成立6支党员先锋队,通过强化与乡镇政府、村“两委”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人熟、
地熟、情况熟”优势,由3名德高望重的村民、2名客户经理、1名支行党员组成评议小组,以“互不知情、互不干预、交叉验证”为原则,背靠背评定预授信额度,显著提高授信评定效率。目前,共对40892户信用户累计授信金额221513.93万元,不仅解决了农村农民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且通过持续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创建了党建共建品牌,营造了信用环境,提升了群众素质,逐步形成了“人人守信、村村讲信”的浓厚氛围。
淬炼一支队伍 打造农信品牌新形象
树高千尺,根深沃土。优秀的文化基因是屯留农商银行事业发展的灵魂所在,也是企业向心力、凝聚力的源泉。
多年来,屯留农商银行牢固树立“文明创建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理念,通过抓经常、抓日常,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作为贯穿全行所有工作的最佳载体,该行连续四届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核,连续17年荣获“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称号,信贷管理部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不断擦亮责任银行金字招牌。
2015年,屯留农商银行借改制契机发布“屯力”爱心工程公益基金,每年选择一个捐赠主体,以县域内孤、残、失学儿童以及困难道德模范为主要捐助重点,逐步扩散到其他弱势群体。目前,累计向社会各类群体发放基金156万元,受益人数1150余人次,其中,累计发放助学兴教基金95.5万元,资助师生306名。目前,该行30家营业网点中,共有省级青年文明号1家,市级青年文明号5家,县级文明单位4家。
与此同时,屯留农商银行始终秉承“队伍建设为第一核心”的理念,通过农信之声、农信情怀、微信等宣传媒体,以及典型报告会、研讨会等舆论阵地,积极强化正面引导,以正能量引领职工思想,目前越来越多的职工争做先进文化的忠诚者、引领者、践行者。据悉,该行共有注册志愿者389名,多年持续开展慰问困难家庭、资助困难学生、爱心助考、助学兴教等活动,曾荣获“省直机关先进志愿服务组织”称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行积极响应,仅半天时间就收到来自414名在职员工的爱心捐款100850元。
此外,为了使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屯留农商银行在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定期组织体检、推行年休假制度的同时,为员工父母购买孝心保障商业保险、发放赡养费、父母亲生日时送生日蛋糕,提升员工的归属感。
文明创建就是生产力,文明建设就是提质增效的强力引擎。文明创建释放的巨大能量,引导屯留农商银行全员争做主人翁,同频谋发展,构筑起了一道道干事创业的靓丽风景线,也在社会各界树立了屯留农商银行崇德向善的良好口碑。
东风正劲,抚拂新绿遍野;旭日蒸蒸,照映前行疾步。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屯留农商银行将以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称号为契机,始终不忘初心,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经济血脉相融,与区域共生共荣,与客户同心同向,将满腔热情倾注于支农支小、深耕于地方经济,以实际行动当好金融服务“三农”的排头兵,用“金融活水”灌溉麟绛大地,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上一篇:金融活水 赋能经济
下一篇:依托“数字财政”建设 省财政厅优化省级预算单位账户管理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