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三农 > 正文

让“家门口就业”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2-06-21 14:04:51    来源:山西日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这也道出了千家万户的心声——家门口就业带来稳稳的幸福,也为小康生活铺上暖心底色。

据报道,山西鸿晋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是大宁县引进的重点扶贫产业项目和经济转型发展项目,企业生产车间目前已带动1500余人就业,同时在全县6个村设立了扶贫车间,供当地农民利用农闲时间,以包装装箱计件方式获取劳务报酬,使100余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近年来,我省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全力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也让更多人端稳了家门口的“饭碗”,吃得更香、更踏实。

曾几何时,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多,许多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他们凭着一技之长,不仅可以养家糊口,有的还发了家致了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越来越觉得外出打工“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打工者期望“家门口就业”。农民工家门口就业扭转村庄“空心化”,更利于农民工回乡致力乡村振兴伟业。

实现“家门口就业”,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扶贫车间”,让更多小微企业办到农村群众的家门口,从而接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要鼓励有远见的企业到农村去,发展新型农业,推动实现“家门口就业”。

实现“家门口就业”,需要产业托底。通过引导市场资本向农村转移,不仅让村民兴起返乡潮,也让周边村民有了更多就业选择。以产业为依托,家门口就业夯实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也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机会。

实现“家门口就业”,政府的服务与管理要及时跟进。既要悉心进行就业指导、规划职业生涯,使其尽快找到自身优势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又要强化对农民工的培训。同时,积极提供医疗、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便利,用优质的公共服务,让大家在家门口就业得称心、放心与安心。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一些配套政策措施应及时跟上。比如,一些依托电商平台的农户,希望物流成本能再低一些,物流速度能再快一些;有些经营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的群众希望村容更整洁、规划更合理等。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精准施策,在产业布局、政策优惠上更有针对性,让“家门口就业”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就业关乎千家万户的“饭碗”,关乎百姓的福祉。我们要继续砥砺前行,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把稳定就业责任扛在肩上,把民心工程抓在手上,使“家门口就业”不断优化,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地就业、稳定地增收。

王早霞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