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万荣县做强产业链条、涵养潜力资源、提升服务质效—— 全力推动市场主体增量提质

时间:2022-06-13 11:46:12    来源:山西日报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是稳就业的“顶梁柱”、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022年是全省市场主体建设年,一季度数据显示,运城市市场主体建设工作成绩突出、全省领先。从运城市看,万荣县的新增市场主体增速位居运城市第一。

市场有活力,发展才有动力。万荣县通过做强产业链条、涵养潜力资源、提升服务质效、集聚要素扶持等一系列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措施,真正让市场主体“多起来、大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全力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增量,万荣县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就此,记者采访了万荣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聚力做大做强 延伸完善产业链条

万荣是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当地有一个顺口溜叫做:一个万荣果,一把莲花刀,一切六瓣,吃一瓣清脆爽口,吃两瓣甘甜醇美,吃三瓣唇齿留香,吃四瓣沁人心脾,吃五瓣通体舒泰,吃六瓣余味悠长。

苹果产业发展令人称赞。万荣苹果不只有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精雕细琢的生产技术、绿色特优的产品品质,更为重要的是有产、贮、加、销一体化成熟完善的产业链条。

做大做强产业链条,不只体现在苹果产业,万荣县在农业、工业、服务业方面都有规划。

“五管齐下”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立足万荣水果、香菇、中药材、粮食、畜禽养殖五大农业产业优势,按照“全域化布局、高端化示范、片区化开发、融合化发展”工作思路,加强农业产业孵化,加快推动生产主体、流通主体、加工主体、农文旅融合主体、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主体五大类市场主体同步倍增,新增农业类市场主体727家,由一产市场主体倍增带动二产、三产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四轮驱动”巩固工业集群化链条。坚持外加剂、中医药、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四轮驱动”,提升工业园区硬环境和软环境,落实该县支持企业做大做强19条措施,推动工业全链条集群发展。外加剂产业落地康卓、景元德、新翔环保等速凝剂母料生产企业,沃利达粉状聚羧酸减水剂等新项目;中医药加工实施华康、朗致、万辉、康特尔等扩建改建项目,建设万河、合硕、清大鸿翔、晋南中药材集散中心等一批初加工项目;新材料新能源开工“对苯二胺”生产线和“对位芳纶”中试基地项目,正在加快宏润光伏二期、稷王山光伏发电等项目,全县新增工业类市场主体699家。

“条块结合”提质现代服务业链条。对全县现代服务业涉及的13个领域43个产业进行集中梳理,成立13个工作专班,采取“县直工作专班+乡村发展主体”的条块结合模式,着力搭建总部经济平台,发展工商贸易企业,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全县新增服务业市场主体570家。

深挖内外潜力 有效落实惠企红利

对内深挖潜力资源,对外吸引龙头企业,有效落实惠企红利……万荣县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据介绍,各行业专班深入摸排本行业,打造创业主体的“种子库”;各行业部门梳理更新各行业领域的扶持政策,形成创业扶持的“政策库”;相关部门定期收集整理各类适合在万荣投资发展的创业项目,建立创业培育的“项目库”;各行业部门结合项目库资源,积极对接专家、学者,形成创业指导的“专家库”,形成市场主体培育资源池。目前,已收集创业种子库人员859人,梳理创业扶持政策7类414条,整理创业项目120余个,对接创业专家59名。

坚持“专家绘制产业图谱、全员收集招商信息、领导小组研判筛选、专人专班跟进落地”的路径,万荣县充实完善了农业、工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图谱”,梳理形成主导产业的集聚地、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未来市场“四张清单”,做到按图索骥、有的放矢。今年以来,该县对接考察了山东金沃泰化、中国电建集团、中电建地热等15个项目;与中产集团等签订了区域合作协议;成立了万荣县驻山东、上海招商引资人才服务工作站,签约5个项目,并全部入统开工。

财政扶持上,年初财政预算安排工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和科技三项费用20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用地保障上,积极争取并获批5个批次27个项目地块,总面积达1167.4亩。金融服务上,为36667户农户建立了电子档案,为32267户农户进行了评级授信,预授信金额达9.6亿元,340户种植养殖大户500余人贷款金额2.2亿元。减税降费上,增值税留抵退税98户,“六税两费”退税224户,延缓缴纳税费236户,做到了应退尽退、应减尽减、应缓尽缓,退税减税覆盖面达100%。

主动靠前服务 做深做细服务保障

“我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快到期了,多亏你们提醒,到了政务大厅还有人帮着办,现在的服务真是太好了。”万荣县解先生在顺利拿到新延续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后激动地说。为解决经营户因证照到期忘记及时延续的问题,万荣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从企业群众角度出发,对需要办理延续手续的市场主体开展证照到期提醒服务,变“等候服务”为“主动服务”,建立审批服务台账,开通提醒服务专线,在经营者所持证照到期前,通过电话提醒的方式告知经营者及时办理延续手续。

建强服务体系、建构服务闭环、建优服务模式……为提升服务质效,万荣县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通过县政务服务大厅、14家乡镇便民服务中心、7家市场监管所、18家银行网点、70家村级便民服务站,为市场主体提供免费帮办代办,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政银企统筹联动的全覆盖商事登记帮办服务体系;按照“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送达”闭环服务目标,推出501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套餐,推行“5+2”“7×24”政务服务不打烊,“12345”政务服务热线全天候受理、转办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市场主体的孵化成长提供宽松环境;创新“1155”工作举措,即“1个环节、1表填报、5项服务、5项免费”,实现企业开办“2小时、零成本”。全面推进投资项目“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全代办+全流程”审批服务,企业投资项目压缩至35个工作日,行政审批时效提速80%以上。

记者闫杰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