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记者从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一涉黑企业非法越界开采,破坏可采煤炭资源总量600多万吨,价值超40亿元,造成矿产资源严重浪费,扰乱矿业开发市场秩序,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最终,该公司被判处罚金30亿元,被告人陈某某被判死缓。
2015年上半年至2018年7月期间,某公司作为黑社会首要分子陈某某的控制企业,在陈某某指使下,先后安排公司下属煤炭企业越界盗采,将开采出的煤炭统一运送至公司下属洗煤厂洗选后,由集团销售处统一销售牟利,为陈某某黑社会性质组织攫取了巨额经济利益。
经省自然资源厅认定:上述公司非法越界开采煤炭资源破坏可采煤炭资源总量达655.31万吨,总价值423679.35万元。
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该公司和陈某某等人违反矿产资源法规定,擅自进入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情节特别严重,行为均已构成非法采矿罪。以非法采矿罪判处被告单位某公司罚金30亿元;以非法采矿罪判处被告人陈某某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1000万元。与其他罪刑数罪并罚后,被告人陈某某最终被判决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
据了解,该案为单位越界盗采造成煤炭资源严重浪费的刑事案件,是法院依法从严处罚的典型案件。
煤炭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具有耗竭性、不可再生性、分布不平衡性等特性。我省作为全国煤炭储量第一省,煤炭能源的输出为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受煤炭资源非法获利的诱惑,我省非法采矿类犯罪持续处于高发状态,虽然政府不断打击煤炭行业私挖乱采行为,但非法采矿行为具有区域隐蔽、查控难度大等特点,一直都是打击该类违法犯罪的重点和难点。
法官表示,针对该案非法采矿行为以单位为依托、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等特点,判决时加大了对单位犯罪罚金的处罚力度,同时也加强了对被告人陈某某等人自由刑和财产刑的处罚,既体现了对非法采矿行为的依法从严处罚力度,也体现出扫黑除恶打财断血的决心。
截至目前,被告人陈某某涉黑一案已执行财产累计评估价约193.1089亿。本案的处理,有助于警示矿产能源行业经营者依法依规开采,也对私挖乱采行为起到警示、震慑作用。(记者关振瑛)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